标题 | 创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范文 | 肖智勇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快专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 ? ?人才培养模式 ? ?创新探索 自2010年以来,我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重庆三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理事会平台为依托,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创新和探索实践。本文重点介绍我校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一些经验与成果。 1“一主线,两结合,三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且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确保培养对象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与职业要求相适应,实现在校学生职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1.1“一主线” 以卫生信息管理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开展卫生信息收集、整理、统计、管理、分析的职业能力,具有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并维护的职业能力,切实把教育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让学生成为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计划生育部门等从事卫生统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使用与维护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1.2 “两结合” 将医学与信息学知识技能相结合。以“必要够用的医学背景知识、娴熟扎实的信息管理技能”为目标,“适用、适度、够用”为原则,培养学生医学与信息学双重背景,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应用能力,使之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将岗位素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岗位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融入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情操、高尚的职业道德、突出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三阶梯” 依据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将三年专科教育分为三阶段,实施阶梯式培养。 第一阶段(第1、2学期):以素质教育类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一定的医学人文素养;开设医学基础、信息学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必要的医学背景知识、信息学基本技能,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第二阶段(第3、4学期):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职业岗位素养,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卫生信息知识水平、卫生信息管理技能。 第三阶段(第5、6学期):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通过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综合素养。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及实习等活动,与社会紧密结合,了解社会所需,按照岗位需求,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岗位的适应力与胜任力,培养学生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再创新和综合应用,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与动机” 等特质,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加大投入,保障人才培养条件建设 自举办本专业以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学术科研等。已构建有28人的专兼职教学团队,3个独立专业实训室,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4981元。建立有6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建立起了校企(院)合作开展学术科研机制。 3 理实结合,高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市场调研,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按模块化构建,课程总学时数为2973学时,实践学时数占总学时的62.2%,专业课程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很好地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4 创新模式,专业人才培养出佳绩 学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高出本地区高职院校平均报到率的10%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80%以上。以就业促招生,形成良性循环;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在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MILC)中,学生通过率在85%以上;通过调查,学生对学校教学与服务满意度近90%,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满意度达85%。 立足三峡,面向全国,服务基层,满足行业人才需求,紧贴岗位工作任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我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小平,叶萌,王娟.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4):86-88. [2]汪长如.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3-4. [3]黄成,赵文龙,罗丽娟,胡虹.基于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4,13 (8):767-771. [4]阙海宝,白琴.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9(6):61-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