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运动员的情况分析 |
范文 | 王瑞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评估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平野美宇的实力较为均衡,比赛得分点主要集中于相持段,接抢段是其弱点;陈梦的得分主要集中于发抢段,但使用率较低;接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均不高;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但得分率低,是其主要的失分点。 [关 键 词] 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G8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52-02 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是在日本队的平野美宇与中国队的陈梦之间进行,比赛的结果为平野美宇3比0战胜了陈梦,夺取了本次比赛的冠军。本文将对本场决赛中双方的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以便为中国队今后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女子单打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这场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统计。这两名运动员分别是日本队的平野美宇和中国队的陈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应用特征、规律,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相关的文献依据。 2.影像分析法 通过互联网找到比赛视频资料,运用三段分析法对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单打决赛选手的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到的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段指标评估法是乒乓球理论研究者常用的乒乓球技战术统计方法。本文借鉴吴飞等改进后的三段统计法,对本次世乒赛女子团体四强进行技战术分析,以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段指标评估法计算出乒乓球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与使用率,以此总结与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技术特点。计算方法如下: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4.逻辑分析法 根据乒乓球技、战术相关理论知识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逻辑 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平野美宇三段指标分析 平野美宇,日本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本文选取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平野美宇与陈梦的比赛,比赛结果为3∶0,三局比分为11∶9,11∶8,11∶7。 1.平野美宇第一局情况分析 由上可知,在第一局比赛中,平野美宇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相持段。 在发抢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25%,得分率为40%,均未及格,说明在发球抢攻阶段平野美宇并没有占据优势。平野美宇的逆旋转发球落点变化较多,发球组合多变,具有一定的威胁,在第一局比赛中直接得2分。但发球后组织进攻与第五板衔接进攻失误较多,共失3分,导致本局发抢段的得分率较低。 在接抢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25%,得分率为20%,为三段中得分率最低的一段,说明平野美宇在本局的接抢段较为劣势。接发球后抢攻得1分;接发球直接失2分,接发球后被攻和接发球后抢攻分别失1分。可以看出平野美宇在处理陈梦发球时并未找到很好的办法,处于被牵制状态。 在相持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50%,得分率为80%,是本局比赛主要的得分段。在第一局比赛中,平野美宇的反手稳定性强,正手相持反拉的落点变化较多,节奏快,在整局比赛中压制住对方,占据较大的优势。 2.平野美宇第二局情况分析 在第二局的比赛中,平野美宇發抢段的使用率为26%,得分率为60%,使用率和上局持平,得分率得到提高。在发抢段中,平野美宇发球直接得1分,发球后抢攻得2分,在发球后组织进攻取得了不错的战术效果;发球直接失1分,发球后被攻失1分,说明在本局中发球并未占据优势。 在接抢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21%,得分率为25%,基本和上局数据持平。 接抢段中仅得的1分为搓球,令对方拉球失误;接发球抢攻一次,失1分;接发球后被攻失2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平野美宇处理对方发球较为被动,对方发球抢攻对平野美宇威胁较大。 在相持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74%,得分率为70%,使用率高于上一局,得分率略低于上一局,但仍为优秀。在本局中平野美宇继续保持上旋相持反拉球的优势,在速度和落点上控制对方,正手拉球威胁较大,失误少,在相持中正反手衔接与进攻能力明显优于对方,得分率较高。 3.平野美宇第三局情况分析 在第三局比赛中,平野美宇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2%,得分率为75%,得分率较前两局有显著提高。在本局比赛中,平野美宇发球直接得3分,仅发球后第五板衔接失1分,整体数据得分率较高。平野美宇的发球在这一局中与前两局略有不同,发球长短结合,多为对方正手台内短球,对对方有一定的威胁。 在接抢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28%,得分率为40%。在接发球时控制,对方接球失误得2分;接发球控制失1分,接球后被攻失1分,接球后抢攻失1分。平野美宇在接发球时以控制为主,本局并无抢攻直接得失分。 在相持段,平野美宇的使用率为50%,得分率为70%,仍为三段中最占优势的一段。平野美宇的相持衔接速度要优于对手,击球节奏快,整体相持中处于压制对手状态,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 (二)陈梦三段技术分析 陈梦,中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两面反胶,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 1.陈梦第一局情况分析 由上可知,在第一局的发抢段中,陈梦的使用率为25%,得分率为80%,得分情况优秀,为本局的主要得分段。陈梦在发球时以对方正手短球为主,发球后积极抢攻,发球直接得1分,发球抢攻得3分,发球后组织进攻较具威胁,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发球后第5板抢攻失1分,对方接发球控制对陈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接抢段,陈梦的使用率为25%,得分率为60%,是三局中接抢段得分率最高的一局。接发球控制得2分,接发球抢攻得1分,在这局中对平野美宇发球的处理较为合理,对方发抢失误多,陈梦共得3分;接发球后被攻失2分,主要为接发球回球质量较低,对方容易进攻,导致失分。 在相持段,陈梦的使用率为50%,得分率为20%,使用率为全局最高,得分率为全局最低,是第一局的主要失分段。陈梦在相持中落点意识不足,相持衔接速度较慢,对对方的大角度来球处理不当,节奏略慢,整体相持反拉过程中处于被压制状态。 2.陈梦第二局情况分析 第二局比赛中,在发抢段,陈梦的使用率为21%,得分率为75%,是本局比赛的主要得分段。平野美宇身高较低,跑动范围需要大一些,陈梦发球仍以正手短球为主,以此来降低对方的回球质量,本局中发对方正手发短球后组织进攻,取得很大的优势。发球抢攻失1分,说明陈梦发球抢攻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在接抢段,陈梦的使用率为26%,得分率为40%,使用率不变,得分率降低。在本局中平野美宇增加了发球的变化,正手和中路短球,结合反手长球相结合,陈梦抢攻意识积极,但稳定性不足,接正手和中路短球時出现回球弧线较高情况,为这一段的主要失分点。 在相持段,陈梦的使用率为74%,得分率为30%。本局相持段的使用率非常高,但得分情况并不理想。陈梦相持中站为以中远台为主,对方站为以近台为主,且节奏快,陈梦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3.陈梦第三局情况分析 在第三局比赛中,陈梦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8%,得分率为60%,得分情况优秀。陈梦发球直接得1分,发球后抢攻得1分,发球后控制得1分;发球抢攻失2分。发球后抢攻的稳定性仍需加强,发球与第三板的战术衔接意识也需加强。 在接抢段,陈梦的使用率为22%,得分率为25%,均为不及格。在本局中陈梦接发球直接失误较多,接发球直接失3分,对对方来球旋转于落点判断不清是其主要的失分原因。接发球后抢攻得1分,是接抢段仅得的1分。 在相持段,陈梦的使用率为50%,得分率为33%,使用率较多,得分率不及格。陈梦在相持段仍未找到突破点,对对方大角度、快速的拉球处理不当,击球落点单一,对对方威胁不大,在相持时处于劣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平野美宇比赛情况 通过对平野美宇比赛视频的分析,发现平野美宇的实力较为均衡,比赛的得分点的竞争主要集中于相持段,并且得分多为相持段,接抢段是其弱点。平野美宇发球变化多端,击球节奏快,落点意识较强,相持实力优秀,但接发球以控制技术为主,抢攻意识不足,易被对方控制。 2.陈梦比赛情况 通过对陈梦比赛视频的分析,发现陈梦的得分主要集中于发抢段,但使用率较低;接抢段的使用率不高,得分率不高;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但得分率低,是其主要的失分点。陈梦发球优势不明显,发球后抢攻威胁较大,接发球控制能力不足,对多变的逆旋转发球判断不清,正、反手的相持反拉是本场比赛最为弱势的技术。 (二)建议 平野美宇发球变化多端,击球节奏快,落点意识较强,相持实力优秀,但接发球以控制技术为主,抢攻意识不足,易被对方控制,在接发球的处理上应给予重视。作为日本女乒新生的实力选手,在这次比赛中对中国队造成了较为强劲的威胁。应将其作为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对待,研究其技战术打法特点,并在队中以专人模仿其技术,令我国运动员增加对平野美宇技战术情况的了解。 陈梦的得分主要集中于发抢段,但使用率较低;接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均不高;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但得分率低,是其主要的失分点。陈梦发球优势不明显,发球后抢攻威胁较大,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接发球控制能力不足,对多变的逆旋转发球判断不清,在训练中应增加练习接逆旋转发球的比重;正、反手的相持反拉是本场比赛最为弱势的技术,应在训练中加强对陈梦相持球落点意识和节奏意识的加强。作为中国新生代选手中较具实力的运动员之一,在今后应加强技战术实力,强大心理素质,认真总结本次比赛经验,为下一次世界大赛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6):80-84. [2]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3]唐建军.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6-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