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误区及超越
范文

    杨薇

    [摘? ? ? ? ? ?要]? 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也存在如下误区:淡化知识教育,弱化知识价值;呈现碎片化知识、片段化的生活情境,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生活空间的狭窄化不利于学生生成生活智慧;师生地位变化导致双方的越位和缺位;学习活动的方式着眼于道德结论而不是能力培养;教师垄断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生参与不够。因此,应该以生成性课程与教学观为指导,师生共同建构经典的系列化的道德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德育学科课程知识,真正帮助学生解决身边的道德困惑,形成道德智慧,实现道德能力的成长。

    [关? ? 键? ?词]? 中职德育课教学;误区;超越

    [中图分类号]? G711?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46-02

    改革开放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分别发生于1993年、1999年与2007年。至今,第三轮改革已经九年,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变“教师中心”为“学习者中心”的主体观,变“教师权威”为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教教材的旧观念为用教材教的新观念。以上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师生开展德育课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观念误区。

    一、当前德育课教学的四个观念误区

    (一)淡化道德知识教育,弱化道德知识价值

    自2009年秋季开始的第三次课程改革,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观念,在德育内容上体现出非学科化倾向,重视养成和体验,降低学生认知难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淡化知识教育,甚至丢弃知识价值的现象,教师设计大量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讨论辩论、体验感受,课堂很热闹,但是弱化了道德知识的价值。

    2014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职德育课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所谓引领意味着方向性指引,知识教育最终要为价值观的形成服务,但是,不能忘记,道德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弱化道德知识教育就是试图丢弃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载体。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呈现碎片化知识、片段化的生活情境,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

    德育课堂上引入大量案例或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结果学生陷入情景体验中,缺少德育课知识的运用和探究,导致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学的都是碎片化不成系统的知识。从学生角度来讲,德育课的相关知识是道德思维的载体和工具,也是学生的探究结果。没有知识,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没有知识,学生的课堂讨论和探究就成了有组织的闲谈和游戏,结论就不可能得到升华。从社会角度讲,德育课的知识是我国传统和当代优秀文化的集合,是学生必须传承和创造的。道德知识不仅重要,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并建立知識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从整个课程设计看,每节课生活化场景和案例几乎是无规律和不成体系的,缺少系列化的德育情境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价值观。

    2.生活空间的狭窄化不利于学生生成生活智慧

    人是真实生活于时空中的。中职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职场,其中,学校和职场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目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生活场景的选择和创设多以职场生活为主,缺少学校、社会和家庭生活情景的创设。生活空间的狭窄化不利于学生在不同空间自如地转换道德行为,不利于学生形成道德价值观,也不利于学生生成生活智慧。

    (二)师生地位变化导致双方的越位和缺位

    近年来,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出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的趋势,师生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的越位主要体现在设计活动都是以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为目标的,学生没有选择任务的余地,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剥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现象。教师的缺位主要体现在排斥讲授法等教师主导方法的运用,但缺乏对学生发言和讨论的及时引导和教育,缺乏对小组讨论学习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道德反省和批判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学生的越位主要是在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中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压制其他学生表达观点,这就导致课堂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场所,无法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学生的缺位主要体现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多,参与教学内容开发少,这样就不能把自己的道德困惑和关注点及时带到课堂上解决。

    (三)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得出道德结论而不是能力培养

    中职学生即将进入职场,进入社会,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只有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提升道德智慧。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只重视课堂形式热闹,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以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为目标,缺乏对课堂上生成的学生的看法的分析、质疑、总结及引导。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刻认识,知识面狭窄,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师垄断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生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够

    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二是知识,三是社会。目前,虽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得到宣传和普及,但是部分教师仍然以教材为主,课堂资源贫乏,与实际生活不够贴近,导致德育课堂僵化、死板,缺乏吸引力。还有的教师开始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中德育价值的挖掘,但是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提高产生深刻影响,这主要是缺乏对学生这一重要德育资源的开发导致的。

    二、中职德育课程与教学观念的超越

    上述误区的形成主要是课程教学观的问题。20世纪教育实践的发展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重新整合。教师和学生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课程不再只是一些官方开发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师生共同建构内容与意义;教学也不再是一个传递内容而与内容无关的管道,而是产生基本的课程效应的社会情境。

    (一)师生共同理解道德生活,开发与生成课程和教学内容

    德育课程不再是外在于师生的强制性的道德规范体系,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在创生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由此不断建构新的道德意义,实现德性的共同成长。

    (二)生成性德育课堂中师生要防止越位和缺位

    课程是由师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生成道德智慧的伙伴。为了防止双方的越位和缺位现象,首先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和功能定位。设置生活情境,学生展开讨论和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既记录学生的观点又要记录他们表现的优缺点,进行澄清性追问、角色转换提问,以师生互动促进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在加深情感体验的同时,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反省、批判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价值观,进而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防止教师缺位,就是要注意观察学生、指导学习方法和关键时刻点拨学生。一是教师要学习知识,研究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二就是要灵活运用三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的提示型教学方法(示范、呈示、展示、口述)、师生共同参与的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教学对话、课堂讨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自主性教学方法。并注意三种方法的配合,不能只用其一,偏废其余。提示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适合于短时间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用于集体思维和社会态度的养成,自主型适用于独立探究与发现和学生自主人格的发展。应视不同教学情境优化组合,适当运用。防止教师越位,就是要防止对学生的不当限制,真正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不粗暴地打断任何看起来无理的道德论断,设计真实的道德情境,真正帮学生解决问题,提高道德能力。

    (三)开发系列化的道德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随着生活德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知识不再是中职德育课的终极目的,而是达成生活智慧的手段。知识的逻辑体系的意义已经下降,那么就应该建立起以生活情境為主导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合教师集体之力,开发经典的系列化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道德知识、提升道德情感、改善道德行为。这些德育情境既包括学校生活、职场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遵循生活基本需要的主次顺序,关照学生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发系列化的生活情境,把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渗透在每个人生阶段的每个生活空间中。与此同时,在课堂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升华德育课的认知,讲解和点拨知识、运用知识,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激发学生采取合乎道德的行动。

    (四)利用学生直接或间接遇到的道德事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德育实效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德育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德育课是导向学生本人的价值观、态度、道德信念乃至行为的,所以必须建基于学生现有的道德理解和道德水平,没有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道德想法。由学生设计的德育情境,他们不仅愿意解决而且一旦解决,在实践中变为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即使德育课没有解决他们的道德困惑,或者通过德育学科课程无法解决的时候,至少教师发现问题,可以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开发综合活动课、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主题班会晨会及其他隐性课程的方式综合解决。

    综上所述,要克服当今德育课程与教学中的误区,应该以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生成性观念为指导,师生共同建构经典的系列化的道德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德育学科课程的知识,真正帮助学生解决身边的道德困惑,形成道德智慧,实现道德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再生,肖雅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中国本土新现象:隐喻视角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曹金华,曹爱华.萨柏的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大学生就业,2006(1).

    [3]蒋乃平,杜爱玲.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对职教改革与发展的导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1).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