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范文

    冯艳华

    [摘 要] 所谓积极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科学的方法之上,对人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时刻关注人们的心理动态,促使人们健康的成长。对中职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和适应能力,更需要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幸福感,获得更好的成长。因此,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一些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62-01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因此,人们往往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对中职学生更是如此。由于中职学生毕业后要进入社会工作,全新的环境对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要求较高,因此,对他们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出一些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秉持的积极的原则,对人们的心理变化等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最为关键的除了积极之外,更多的是注重人的价值以及优点,同时利用积极的思想,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最后,积极心理学还注重人内在强大的积极力量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积极心理学不光注重个人心理的健康,而且更加注重外部环境,比如经济、政治或者是家庭等对个体形成的影响。总而言之,积极的心理学是重视人的内在品质与外部精神的一种理念。

    二、中职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就业功利化

    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这件事往往会有着较强的功利性,他们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可以在毕业后直接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是由于这些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知识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因此,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科学的选择。在工作中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考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学习心态浮躁

    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只想快速学习一门技能然后去工作。因此,他们并不是很喜欢学习,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心态过于浮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自制力。而学生如果在学校学习时缺乏兴趣,学习浮躁,不思进取,则较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内心空虚

    中职学生中有一些学生来自较为贫困或者单亲的家庭,因此他们大多缺乏和亲人的沟通,渴望关爱和金钱。但是现实可能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欲望,那么这些学生就很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只能靠打游戏度日,缺少积极向上的兴趣,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内心空虚,心理出现一定的问题。

    (四)自控力低下

    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大多都希望可以尽早进入社会、经济独立。但是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低,在进行学习、生活的时候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诱惑,而生活中的一些诱惑可能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应该科学理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很有帮助。与此同时,教育人员对学生心理问题也应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由于学生面对着学习、考试、社会环境的诸多压力,加上本身年纪小、正处青春叛逆期的特点,因此势必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校要了解这一点,并且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合理安排心理教育课程,才能更好地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一些学校没有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科学把关,这就导致目前一些心理教师在能力上参差不齐,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教育。那么,学校在这方面就要更加努力,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让教师可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全面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之后,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三)学校应当提高重视程度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更加关心学生成绩如何,只重专业课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应当对这方面重视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以此来营造学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從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成长。与此同时,学校应当选取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教育当中。

    只有校方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才能让师生在这方面更加积极,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才会得以提升。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如果可以将这种理念应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来说,势必是很有好处的。就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功利化、学习心态浮躁、内心空虚、自控力低下等。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而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可以有以下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心理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提高重视程度等。综上所述,只有相关的教育人员不断努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更好地保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韦晶晶.中职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 才智,2014(30):45-47.

    [2]韩笑.关于中职学校师生共建积极心理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56-5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