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园林职业培训的转型升级与工匠精神的打造 |
范文 | 牛荡平 严雪春 [摘要]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号)[1],再次公布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职业资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在本次职业资格的调整中园林绿化行业几乎所有职业资格均被取消。201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发布通知(建办城〔2017〕27号)[2]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绿化职业资格的认定从职业资格准入转为职业岗位能力的认定,绿化职业从业者技能的认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关键词]园林;培训;工匠 [中图分类号]? G712??????????? ?? ??????? [文獻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96-02 一、苏州园林园林绿化发展情况 苏州城市绿化始于1952年,从镇江引入悬铃木作为行道树植于十全街、十梓街、公园路、五卅路等主要道路“十年动乱前”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城市绿化,此后进入停滞,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恢复了城市绿化建设。通过四十年的建设城市绿化已从粗放的种植进入精细化绿化时代。 表1数据来自于苏州统计年鉴,从数据的情况来看,人均公园面积2012年至2014年为逐年递增,2015年和2016年呈下降趋势,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全市绿化覆盖面积2012年至2015年为上升趋势,2016年则略有下降,而常住人口数每年呈上升趋势。城市绿化在苏州统计年鉴中在第二十项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中主要统计指标来统计,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常住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构成矛盾,城市绿化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绿地从粗放的生态效应慢慢转为精细的生态效应和美化作用,因此对园林绿化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在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显然,对园林从业者的需求从未下降,相反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也日益增加,绿化职业技能的培训依然有潜在的市场。 二、苏州园林绿化行业培训情况 (一)苏州绿化从业者的培训情况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设有园林专业培养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类高端人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些园林人才在经过专业学习后进入园林行业,成为园林行业的专业人才,在进入岗位后,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或作为管理人员或成为技术能手,作为园林专业技术能手后,其继续教育及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则由相关园林专业培训机构承担,通过相关技能的学习取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在绿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前共有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景观设计师、盆景工、花卉工、古建工(系列工程)等。 苏州市园林培训学校是园林行业专业职业培训学校之一,为苏州园林行业培训了大量的园林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针对园林从业者提高其专业技能。表2为十年来培训统计情况,近十年中累计培训2534人次,但随着2016年绿化相关职业资格的取消,其培训项目戛然而止。表2中数据显示除2009年绿化培训项目量较大之外,其他年份的培训均保持平均水平,在选取的几个相关工种中绿化工和古建工需求较大。 (二)苏州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工种的培训情况 经多年培训经验总结,在培训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主要是从业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园林从业者具有高涨的热情投入培训,同时企业为了提升资质,也有对职业资格证的需求,因而,在2016年前园林行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市场较大,但随着2016年园林行业职业资格取消和园林企业资质的取消,园林从业者的培训热情一落千丈,培训市场降到冰点,2017年只有个别事业单位员工培训,也仅仅有16人参与培训,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提高个人待遇不得已而为之。 (三)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园林绿化行业培训及考核实行培训与考核完全分离的形式,培训由具备培训师资和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考核则由苏州市技能鉴定中心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具有相应资格的技能鉴定员进行考核。 虽然严格的考核体系规范了培训机构培训的严谨性,但也有现实问题的存在:(1)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园林行业职业性强,如绿化工与古建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种,工作内容几乎没有任何交叉,这就对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要求较高,一般机构很难承担相应的培训,所以培训质量差异较大;(2)培训课学时有严格规定,相应级别工种具有相应课时的要求,一般在200学时以上,全天教学按6学时计,需要30多天才能完成教学,参加培训的学员时间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无法保证;(3)参加培训考取资格证的目的不同,个人是为了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企业则是为了企业资质的提升,目的不同,培训质量和效果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三、培训转型升级与现代工匠精神的打造 (一)培训的转型升级 1.技术岗位与职业资格 园林专业职业技能中不同的工种技术性有比较大的差异,绿化工就像一个多面手,对植物识别、植物养护、植物修剪、移栽与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绿化工程施工等均有要求,而这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完全可以由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民工完成,因而,具有绿化技师以上资格的从业者更像一个项目经理,必须掌握绿化所有技能,在工程运作过程中指导项目的进行;古建工则不同于绿化工,专业性强,如假山工,通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则需要亲自动手操作,既要把控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又要兼顾假山的艺术性。因此,绿化行业不同职业的技术岗位差异较大。随着国家对职业资格的调整及企业资质的取消,绿化行业的职业资格认定进入无绪状态,但行业的发展还是需要从业者职业技能的支撑。 2.培训模式及考核方式的转型升级 绿化行业职业资格的取消并不意味着行业的没落或消失,而是需要有更科学、全面和合理的方式取代原来的培训及考核模式,由市场需求规范和指导绿化行业的有序发展。因而,培训的模式和考核的方式应及时转型。 培训模式从单一的培训教学模式转型为学校绿化行业协会共同承担培训的模式,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并配备相应企业的技术能手,建立和壮大培训队伍,培训过程实行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及培训,使学员职业技能充分应用到实践中。 考核最好的模式是考教分离,实践考核必须实行标准化现场考核,由行业协会协调根据考核项目的要求实施考核,分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完成所规定的考核内容。 3.新模式下技能培训目标与探索 绿化行业相关职业资格取消和绿化企业资质的评定取消,培训市场未消失,绿化企业也不会消失,适应新形势下的培训及考核模式亟待解决。面对新形势,相关单位已展开积极探索。2017年苏州园林绿化管理局针对园林系统新进人員的培训,委托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风景园林系和苏州市园林培训学校共同承担,进行为期一周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训,效果显著。2017年拙政园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风景园林系和旅游系及苏州市园林培训学校进行合作,针对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升等系列培训,培训达到双方既定目标。非职业资格类的培训依然有市场,根据市场重新确定培训目标,达到共赢目的,保障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新模式下培训及考核主体的多样化 新形势下的培训及考核主体不应为单一的形式,由学校或机构承担培训,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组织鉴定,培训要体现形式的多样化,由学校、绿化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的模式,由绿化行业协会、企业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考核,保证考核的公正性与专业性。充分发挥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及主管单位的功能和作用,使培训及考核的主体及形式多样化,达到培训的目的,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与合理。 (二)工匠精神的打造 1.技能培训结合工匠精神的打造 在培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打造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在职业资格取消后培训上的亮点,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的打造非常有必要,不仅增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在新的培训模式下形成“技能提升+”的模式,其中工匠精神的打造是“+”后面的构成内容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2.工匠神精神的物质与精神属性 绿化操作一线工人待遇低,社会地位也不高,因而绿化行业从业者流动性大,转行转业的几率也比较多,劳动强度大与收入低是制约绿化行业发展的一大原因。绿化量大面广,既有精细到毫厘的精细工程,也有粗放的管理工程,既有亲自动手操作的工作,也有协调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流动性太大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因此,一线工人待遇的提高迫在眉睫,提高待遇有利于“工匠精神”的职业归属感。 总之,园林绿化行业不会随着职业资格和企业资质评定的取消而萧条,而是在此背景与前提下形成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模式,从职业资格类认定转向职业技能能力的认定,从而使从业人员自发的自我技能提升,使企业通过内涵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绿化行业的发展更为健康有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中国政府网.政务,2018-03-28. [2]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住建部网,2018-03-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