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笔
省笔使作品篇幅简短、文字辨洁,不繁琐、冗长的用笔技法。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唐彪《读书作文谱》:“文恐太繁,宜用省笔以行之。”省不是略,不是漏,也不同于疏。林纾《春觉斋论文》:“文之有省笔,非略也。一略,则应言而不言,令读者索然无欢,虽竟其篇幅,终蓄不惬之意,读过辄忘矣。省又非漏也。一漏,则不惟于本文中多寡要之言,尤于插叙处少神来之笔。”“且又非疏而未检也。”省笔是“节缩无数枝词,读之似疏,及累其全局观之,又觉文之严洁处本应如是”的一种笔法。运用这种笔法,是读者审美的需要,又不影响文章的穿插点染,尤其会使文章具有简洁的特点。 “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要作到这点,写作中先应精通事理。《春觉斋论文》:“唯蓄理足者,始有眼光,有眼光,始知弃取; 知弃取,则尽我所为,全局在握,省于此则留详之彼,伏于前必待应于后。”并不是刘知几指出的《尚书》“所载务于寡事”,而是《春秋》“其言寡于省文”。其次是叙事贵简约,达到“文约而意丰”的境界。古人认为叙事之省,有省文、省句、省字三种具体方法。省文如直接运用“其他仿此”、“余可类推”、“无需赘述”等等文字。省句省字,自然可使篇中无冗章,章中无冗句。而省句省字之法,又有前省后略和故作含蓄种种不同,其中尤以省字最难和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