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范文

    欧阳宙

    [摘 要] 校园文化具有规范功能,通过制度文化、校园舆论、道德规范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因此必须选准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制度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环境,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规范功能;校园舆论;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228-02

    校园文化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对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规范功能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校园文化规范功能,或称校园文化约束功能,主要是指“校园文化运用舆论、制度等手段调整人们的行为,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广大学生引导到学校文化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1]即校园文化在得到成员认可后,能够通过微妙暗示、内在提醒等形式对成员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校园文化规范功能的主要特点有:

    (一)规范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规范文化,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在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2]因此,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如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行为规则等,为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提供了评定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等方面内在的尺度,进而用这种尺度规范其个人思想、行为,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等,最终使其思想、行为符合学校的统一规范。

    (二)无形性

    校园文化的作用形式是“通过营造一定的思想氛围、道德氛围和行为氛围,影响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心理间接地、软性地实现的。”[3]而这种“氛围”,即校园文化,犹如春风化雨,会对个体思想和行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其在心理上形成认同、共识和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

    (三)广泛性

    校园文化凝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文化,它影响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其影响,具有广泛的约束力。

    (四)持久性

    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以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形式,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缓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生活在其中的校园主体——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规范功能的实施途径

    校园文化主要通过一系列文化来实现其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的规范、校园舆论的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文化的规范四个方面。

    (一)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是学校内化、经常化了的程序、规矩、依据和准则,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它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它具有显著的管理、协调、约束和规范的作用。”[4]学校制度一般包括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行为守则、治安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详细明确的要求,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多数学生因此产生强烈的精神要求和心理压力,从而努力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促使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符合社会和学校的要求并趋于规范化。例如,学校为了规范教学秩序,制定了课堂上不得使用手机的规定,并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作为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定,不会因为违反这个制度而受到处罚。

    (二)校园舆论

    这里的校园舆论是指以校刊、广播、展示栏和校园网络等舆论上的工具所主导的公共舆论及校园主流道德评价。校园舆论通常会给某件事、某种行为的性质制定一个标准,进而形成一种为群众共同遵守的原则。这种标准、原则对全体校园人言论和行为的规范,进而使学生自己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并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个别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方向相悖时,就会受到舆论的压力和来自其他群体的排斥,使他不得不进行自我调节矫正。如为了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学校制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的规定,通过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从而也就有了约束力。

    (三)道德规范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文化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们的道德发展,使他们达到道德的状态。”[5]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学生个体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其转变为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凡是符合学校普遍道德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鼓励和肯定;而一旦与学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相悖,个体自身就会产生内疚感,甚至会受到群体的谴责,进而抑制和转化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四)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学生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行为文化包含了校园文化主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如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拼搏、自信、真诚、进取等都是校园文化以人作为载体的具体表现。某种行为方式在一个群体中趋于稳定,这种行为方式最终会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在班集体里就是班风,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学风,体现在校园里就是校风。这种班风、学风、校风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无形的约束力,在它的影响下,学生会自觉用这种模式去衡量自己的行为方式,使自己的行为在模式允许的范围内,并自觉地去遵循、维护、受其约束。

    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教育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抽烟酗酒、不偷盗赌博、不打架斗殴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