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人文精神
范文

    陈凯

    摘? 要: “通商惠工”与“山海精神”是温州人文精神中最著名的“敢为人先”特质的根源所在;“义利并重”与“经世人文”,是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创新建设中更需要找准和再利用的主题,即诗与人的共通点。厘清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人文精神的关系,承续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人文精神脉络,拓展瓯江山水诗路对提升温州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深入探究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形态,促进温州在“十四五”乃至更长远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是温州社会发展的要务。瓯江山水诗路的历史实绩和当下建设需求决定了温州需要更好地结合温州人文精神的新变,强化文化(文学)历史时空的再现和文化(文学)情感空间的构建,并在新时代加以更深入、更细致和更“美好”地利用。

    关键词: 瓯江山水诗路; 文学特色; 文化基因; 人文精神; 温州

    中图分类号: I207.22;G127?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5-0103-06

    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全面启动后,温州遵照《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的建设要求,注重差异性和典型性,以创新视角积极强化特色,全力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有关部门的建设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开展,有关文学景观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逐步启动,学术界有关瓯江山水诗路的研究也日趋增多。综观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的现状和旨归,不难发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似不外乎社会认知不足、学术研究有待深化、文化遗产破坏严重、项目建设缺乏诗意、统筹布局缺乏协调机制等几点[1],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对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和宣传推广。只有深度探究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地方人文精神的关系,才能充分展现诗路的精神和韵味,使人们在跨越时空而经久不衰的“诗和远方”中守住乡愁,走出一条世代传承的文化自信之路。

    一、温州人文精神的衍变

    一般说来,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2]。毫无疑问,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形成,取决于其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自古以来,温州是一个手工业商贸城市,商品经济相对活跃,温州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有其固有的特色[3]。

    (一)“通商惠工”与“山海精神”

    历史上的温州有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土地紧缺等“先天不足”,但其“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又有着天然的、別域很难比拟的山水交辉的特征。有史记载,自东晋设永嘉郡以来,温州先民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广泛开展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纺织、制瓷、造船等较为发达。南朝时候,连妇女都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农耕似乎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重要。自然,从先秦时期开始,温州人就因为有较高超的手工业技术和长期从事商贸活动,形成了重商观念。但总体上看,东晋南朝时期文化教育还未得到实质性发展,温州人重利务实、恋家不守土的性格共性,也使得温州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另一方面,温州人调适自我求生存,积极主动适应环境,以高效之法促进社会发展的性格特点,从城市作为文明标志得以形成伊始,就形成了,这就是温州人文精神中最著名的“敢为人先”特质的根源所在。

    宋代温州的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方舆胜览》上说温州“土薄难植”,民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在手工业和商业上的经验和智慧,使得温州成为重要的手工业加工基地和商品集散中心。温州人“富贵而不务本”,长期浸淫于手工业技艺和经商,他们将各地的原料运至温州,加工之后销往各地,丝织品、漆器等名扬全国。温州的手工制作技术居全国之首,南宋时温州丝织业中就已出现“机户”[4]。

    宋以后,由于封建王朝采取了十分保守的工商政策,温州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明代时,内部海禁和外敌入侵而导致的温州内外抗争,严重影响了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在极大程度上冲击了温州人的思想观念,使温州有了一种更加坚定的开放态势。依山拓海,时代的变迁赋予了温州人“山的硬气”和“海的大气”。两次大的人口内迁,与温州原有的中原文化、重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交汇交融,使“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事功思想根植,为温州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二)“义利并重”与“经世人文”

    温州偏处东南一隅,远离政治中心,农耕传统中以农为本、安贫乐道、节俭朴素的生活观念在民间十分淡薄,而在依山向海向恶劣自然环境求生存的过程中,温州人培育了顽强坚毅、开拓创新的性格。国策开放则繁盛、政府闭关则萎缩,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温州发展的写照。为了在地少人多的客观环境中求得生活上的富足,在工商政策多变、工商业地位偏低的封建农耕时代获得良性发展的生存空间,温州人逐渐养成了外向型性格,舍本事末轻迁徙,随遇而安的性格又为其人文精神从“通商惠工”到“义利并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宋中原文化重心南移后,因为商业经济基础良好,民众富庶,温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科举兴而文风盛。孙治让《温州经籍志》著录两宋温州学者有240多人,著作600多部。这些学者大多师承关学或洛学,后均可归为永嘉事功学派。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高扬求实精神,主张工商农并重,强调富民乃国家之本,承认雇工合理,倡导经商致富,肯定商人对国家的贡献,积极为工商业者争取政治地位。永嘉学派的“经世致用”的功利学说和务实精神影响深远。到近代,温州出现一股强劲的社会改革思潮,其代表人物陈虬、宋恕、孙治让、陈黻宸等都自称承袭永嘉之学,主张实业救国[3]。这种影响,在文化教育上一直延续下来,近代以来的温州学者,多主张新办教育,这也直接促成了温州近代理科教育的盛势。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陈傅良、叶适等,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温州近代大儒孙诒让被誉为近代浙南乃至整个浙江近代教育的开拓者;近百年来,温州更是走出一大批教育大家名家,涌现了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等200多位数学家和数学教授,被誉为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从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看,温州从“通商惠工”到“义利并重”之后,在数学领域成就如此之大,充分显现了基于科学发展的人文精神的特征,温州人文精神的发展,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自由”精神[5]。

    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和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主要体现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等不靠、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成为温州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6]。在社会的每一个大小转型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成了有区城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这种精神,在文化乃至文学层面,可以找到更多的发展支撑,而在新时代浙江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的创新建设中,更需要找到这两者即诗与人的共通点。

    二、瓯江山水诗路与温州人文精神生成

    显然,温州人文精神的形成有两条清晰可见而又相互交融的主线,一是温州人在砥砺前行、外向拓展过程中果敢坚毅品格的形成;二是温州人在从古代商贸时期就开始的对外交流中开放包容品格的生成。在这两条线索中,必然可以找到文化因素的烙印。从具体的文化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在瓯江山水诗发展的整体趋势,特别是宋代前后的变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温州人文精神积淀的脉络。

    (一)先宋浙江文化发展与瓯江山水诗路生成

    宋以前,浙江文化发展与瓯江山水诗路生成要从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从先秦到唐以前,瓯江山水诗路基本上是一条作为宦游的文学之路。这其中主要是东瓯国到永嘉郡的建立,瓯江山水诗的创作主要由域外文人完成,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主政永嘉的谢灵运。史载王羲之、孙绰、颜延之、裴松之、丘迟等人都担任过永嘉太守,他们的瓯江山水诗创作,对浙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灵运等人对瓯江山水的书写,也极大地传播了永嘉山水的美名。特別是谢灵运的永嘉山水之作皆为妙品,典型地体现了其山水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特点,作品一经创作,迅即传遍全国,“天下人争相传抄传唱”[7],在短短一年永嘉郡守任上,他就使永嘉山水闻名遐迩,确立域外美名。他所作温州江心屿的诗谓“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写出了温州江城的奇秀,不仅是诗人描写江心屿的第一首诗,也是历代诗人传世的第一首咏江心屿的诗,给当时籍籍无名的温州瓯江江心孤屿注入了文化的基因,江心屿也因此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身心游历的圣地,杜甫、孟浩然、陆游、苏东坡、韩愈等大家或慕名而来,或神游景仰,为江心屿留下诸多传世名作。因为拥有诗之魂,空灵清绝的千年孤屿在温州乃至中国山水诗史的浩荡烟波之中独具韵味,于隔岸喧嚣繁华的都市对比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在被誉为中国“诗之岛”的江心屿留下上千篇诗歌,使其成为全国四大名屿之一。这种影响,延续至今仍生生不息。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孟浩然《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其他多地如楠溪江、雁荡山等,同样是自然形胜人文生辉,共同构成了古代永嘉作为山水诗发祥地的成就和影响。以身心行走在瓯江山水风景里,满目满心皆是为诗心守候的绝美风景,瓯江山水诗路,是可以抚慰诗人灵魂的山水桃源。

    (二)瓯江山水诗对宋以后文化兴盛的促进

    由温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宋以后温州文化的兴盛,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诗文创作的高度发展。这其中,瓯江山水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题材类型,作品表现突出,如宋初温州瑞安人林石存世的三首诗作皆为歌咏山水之作,“元丰九先生”之一的瑞安人周行己的诸多诗作也是歌咏瓯江山水的佳作,《提永宁传舍》《登北山阁》等都鲜明地描摹了温州山水之美。诚然,从歌颂家乡山水的溢美之词,到地方高层级士人群体中广泛出现山水之作,实际上反应了文化教育过程中本土文化认同感作为传道受业内容的地位,由此,地方山水以实景和人文双重形态呈现的文化积淀,自然成了士人学习的重要选择。从这个角度看,瓯江山水诗的创作,对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瓯江山水诗路的逐渐夯实,为这个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不竭的能量。淳祐七年(1247),王致远因不满宋室的腐败,愤而辞官归里,在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的书堂巷置地建房,兴办永嘉书院。此后,永嘉耕读文化日渐兴盛。耕种而习诗书,学子士人以诗书传家为天然使命,在日夜赞颂瓯江山水中修炼才学与品性,一方水土得到呵护,又反过来养育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

    在这一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来各量级的文化名人对瓯江山水及瓯江山水诗路文化的认同度日趋增高。特别是南宋,更多的优秀文人走进瓯江山水,使瓯江山水风光在域外声名更胜,也进一步增强了本地士人乃至普通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极大促进了民间对自然风光文化价值的重视。

    (三)元明清及近现代瓯江山水诗的文教功能

    当然,进一步考察还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现象,从元明清到近现代,到过温州的文学大家,多有赞颂瓯江山水的诗作;温州名人辈出,也多有转为瓯江山水之美鼓与呼者。如瑞安文人贡献的瓯江山水诗歌极多,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瑞安历来为教育兴盛之地,文人在本土教育中受益,日后也贡献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文化与教育相互促进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文教功能指引下,瑞安文人甚至到晚清内忧外患之际,还能做出惊人的贡献。如晚清时期在瑞安形成的诒善祠塾师生群体,是近代温州第一个知识群体。他们志同道合,开展了寻找自强思想资源的“瑞安行动”。这一知识群体有其生成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有主帅、主将及其他成员,在复活振兴永嘉学派、参与设计晚清改革方案、倡导创办新式学校、推进新农业和工商实业的发展等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8]。反观这个群体,在文学创作、文献整理等方面有重要的贡献,如孙衣言留下了珍贵的玉海楼藏书遗产,孙锵鸣著《东瓯诗话》,孙诒让编《温州经籍志》,杨晨有《崇雅堂诗稿》二卷,胡调元著《补学斋诗钞、文钞》《补学斋梓馀吟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瓯江山水诗虽然不如古代辉煌灿烂,但温州内外的文化名人特别是文学大家,实际已经将古代瓯江山水诗的文化魅力通过自身的影响,定格成一种文化品牌。当后人读到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绿》,重温汪曾祺所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感叹温州诗人唐湜在特殊年代沦落底层仍写诗不倦,就不难理解以瓯江山水诗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温州文学教育功能,何以自然而然成为地方人文精神彪炳地方史册的源泉。

    三、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对温州人文精神的提升

    从瓯江山水诗的历史实绩、人文情感积累和未来承续发展三个角度看,对温州人文精神的提升,实际上就是拓展瓯江山水诗路对提升温州人文精神建设的途径。鉴于瓯江山水诗路是一条文化带的客观实际,这一过程既要注重时空再现,又要突出情感空间的构建,并最终落脚到当前既是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又是如火如荼的民生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上。

    (一)更好地实现文学(文化)历史时空的再现

    文学景观指经过文人书写的景观,包括山水名胜等自然景观和楼台寺观等人造景观[9]。按照《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的要求,瓯江山水诗之路则以瓯江水系为纽带,以温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岳”之雁荡山、“中国山水诗的摇篮”楠溪江、“中国诗之岛”江心屿、温州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包括谢池巷、池上楼、墨池坊)、温州塘河沿线诗意景观等为重要节点,贯穿整个浙南地区,涵盖温州、丽水两市。瓯江山水诗路主要以自然生态山水、文化古村和非遗技艺为主要载体,展现“山水诗源,东南秘境”的文化印象。但是,这个展现的过程要特别注意不同作家对某一空间的书写,如何形成一种范式的影响。渐成范式的书写在瓯江山水诗路最主要的文学景观上,都表现得十分典型。如温州江心屿,自谢灵运作《登江中孤屿》歌咏温州江心岛,开创瓯江山水诗之先河后,又有李白《与周生》、杜甫《送裴虬尉永嘉》、韩愈《题谢公游孤屿》、陆游《同永嘉守宿江心寺》,以及王十朋、徐照等本土诗人的书写,逐渐使其成为温州文化最为璀璨之地。论及温州文学史,江心屿几可代表温州山水诗的实景之书。由此可见,想要更好地提升瓯江山水诗路建设的质量,首先就要从时间线上梳理诗路文化的变迁,使之完成文学(文化)历史时空的再现。

    就瓯江山水诗路而言,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温州山水之美,为温州山水文化立传,在自然与人、历史与现实的深度沟通、交融中,创造性地对瓯江山水诗路文化价值加以利用。目前,“浙江诗路文化带”大数据地图在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共建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上线,百度地图的“浙江诗路电子导航地图”也已正式上线。由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牵头的数字诗路e站建设,旨在把瓯江山水诗路建设成为浙江文化产业数字化样板地,打造文旅融合数字化样板,实现诗路IP的深化、转化和物化,成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三服务”的有力抓手。数字诗路e站建设将在诗路沿线地区设置诗路建设成果展示中心、诗路IP研发中心及诗路IP创意人才聚落等,这些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促成可视化任务的完成,不断提升文化宣传渗透力。可视化理念古已有之,地图与绘画就是古人最擅长的可视化手段。当下科技日新,多种多样的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瓯江山水诗路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效果将更加逼真。

    (二)更科学地完成文学(文化)情感空间的构建

    文学情感空间,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构筑的人对地的情感关系,有共通性、主观性、交互性三大特点[10]。诚如戈悟觉先生在《温州历代山水诗文选》(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里所说“山水为悦己者容”,从文学景观中,可以也更容易看出诗人思想和情感的变化,如永嘉“客儿”谢灵运在温州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展示的情感魅力,却值得深入探究。而基于这种探究,才能更科学地完成瓯江山水诗路这一文学景观的情感空间的构建,文化带建设的情感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实际上,考察瓯江山水诗路的文学景观,视野不能太狭隘,而应该从广义的、文学地理意义上的山水概念即区域文化着眼,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家作品的情感体验中,真正做到“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展现文学作品穿越时空的魅力。如研究谢灵运永嘉山水诗,不应仅仅关注他的《登石门最高顶》《石室山》《登永嘉绿嶂山》《石门岩上宿》《登江中孤屿》《登池上楼》等直写山水之景的作品,那些并非歌咏山水,而在瓯江山水之中作为生活和仕宦日常的作品,值得特别关注。如《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州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11]该诗作于景平元年(423)秋。是诗人在永嘉太守任上,巡视农田时感叹灾情而作。诗人表达了对贫困百姓的同情之情,也表明了治兴水利的决心。这类作品,在一般的歌咏山水的作品之外,又多有作为主政一方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如果说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一诗体现了他对永嘉民众的感情,体现了他作为主政者的民生意识,那么,历代温州本土文人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山水诗创作,更表现了基于本土文化被认同的自豪感。这两种維度不同,却同样是根植于地方文化空间的情感,是提升瓯江山水诗路建设成效的重要载体。科学地促进瓯江山水诗路情感空间的再现,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同样可以利用可视化技术,发挥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对温州人文精神的提升作用。

    (三)当代瓯江山水诗路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要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未来。丽水是“两山”生态文化萌发地,温州是中国山水诗发祥地。瓯江山水诗路穿行流转于这两大高地之间,从探讨文化带建设方法的角度看,有两点需要注意:(1)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发轫、发展,特别是其中文化迁移和交流所带动的山水诗的发展;(2)深挖丽“山”温“海”的不同特质,力争超越地域自然特质的基本束缚,形成有传承价值的文化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敢为人先的探索和实践之路,证明温州人文精神的巨大推动力,同时,因其文化和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产生过负面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创业使得温州人文精神内涵发生了改变,也成就了质量立市、科教立市、依法治市、文明建市的新目标。新时代,温州精神的现代转型也迫在眉睫。充分利用包括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在内的文化大建设的契机,深入探究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形态的创新发展动能,促进温州在“十四五”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是温州社会发展的要务,任重道远,前景灿烂。

    参考文献:

    [1] 陈中权. 温州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的问题及对策[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3-4.

    [2] 孟建伟. 科学与人文精神[J]. 哲学研究,1996(8):18-25,21.

    [3] 蔡克娇. 温州人文精神剖析[J].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8-31,28.

    [4] 钱时. 越湖先生行状[M]//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8.

    [5] 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J]. 中国社会科学,2001(4):15.

    [6] 朱康对. 温州人精神是温州发展的推动力[N]. 温州日报,2011-07-06(14).

    [7] 吴晶,郑绩. 诗文渊薮[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0.

    [8] 洪振宁.近代温州第一个知识群体的生成及其贡献[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

    [9] 邵大为. 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N]. 光明日报,2020-07-06(13).

    [10] 汪超.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N]. 光明日报,2020-07-06(13).

    [11] 谢灵运鲍照诗选[M]. 胡大雷,选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5: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