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范文

    吴迪

    [摘? ? ? ? ? ?要]? 首先对目前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解决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参考,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 ? 键? ?词]? 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006-02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學质量提升的核心。通过共建共享,能够使信息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高校间信息化资源的均衡分布,缩小各高校间信息化资源的贫富差距,进而使大量的优质信息化资源实现共享。

    一、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缺少顶层设计

    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的工程,而非少数几家高职院校参与就能实现,必须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行动起来,长期建设。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在教育领域内做好顶层设计、合作发展以及联合管理,以确保共享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该系统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些应由政府和高职院校协作设计,进而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基础的制约

    高职教育信息化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融入教学资源,这些需要教师更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再开发教学资源,无疑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也直接影响信息化水平。学生生源的不同,造成了基础知识、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再加上一些界面不够完善、使用步骤比较繁琐等问题,结果导致巨大的应用困难。

    另外,在一些地方教育网与公网互联的互联互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网络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信息化共享共建的发展步伐。此外,互联网接入的高额费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

    (三)高职信息化教育资源匮乏,缺乏统一建设标准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许多方面,教师和学生对现有资源的满意度都不是很高,这主要是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资源堆积现象严重,各平台资源缺乏整合以及资源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所致。要解决此问题,则要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除此之外,严格的资源评审制度也是必要的途径。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对策

    针对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完善系统设计,建设规范、统一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信息化资源均衡共建共享、多方构建资源共享机制等多种途径,更好地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

    (一)完善系统设计

    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在整体设计时,应全面考虑。比如说内容的功能、完善的资源搜索、使用的方法、提供普遍与个性相结合的服务等。通过对学生学习记录的测评,推送合适的资源,辅助学生学习。建设信息化资源时,要注意属性的丰富性,方便检索、发现适合网络传播、适合信息化的理解与学习,这就是完善系统化设计。

    另外,我国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是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难以共享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因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需要多方共同合作的一个复杂问题,只有在相对完善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下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这就必须在深入分析共建共享的三方,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方、共建共享平台提供方和优质教学资源使用方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再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环境和体制需求,从而构建科学且有效的共建共享管理体制。

    (二)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

    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在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统一技术标准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如国外的IMS的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以及学习对象元数据标准LOM;国内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以及《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信息化教育资源可以通过规范的元数据标准和接口规定实现跨平台、多终端、跨区域共建共享,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规定将其所共享的资源做详细的描述。平台供给的共创区域要求具备常见格式的视频、音频、动画、文本以及图片等编辑工具,还要求供给比如XML的内容导入、编辑和转换方案等。

    (三)促进信息化资源均衡共建共享

    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必须关注并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核心关键技术。基于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以云计算为架构,平台集中管理,资源共建共享,摒弃信息孤岛,形成教育大数据,对其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推测出更精确的数据,为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大规模在线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平台建设,构筑智慧教育核心组件,为未来大数据挖掘和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云的核心特征是资源共享、弹性计算、自服务、普适性和基于应用定价;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是云部署的三种常见形态。应用云计算可以加大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力度,降低资源建设的基础设施费用和运营成本。这一过程需要经历构建云环境、管理和整合云环境以及传输云服务三个环节。最终目的是汇聚最佳云解决方案,帮助组织获得信息资源服务,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安全稳定性。

    全国目前已经建设了一些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从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取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加速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库,才能实现全国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作为国家级资源总集,必须是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更新及时、共享高效的,而且必须全面覆盖重点专业课程、主要专业门类,还有企业职工培训、社会成人教育等多方面信息资源。

    (四)多方共同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资源共享机制是指实现资源共享目标的过程或方法。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参与建设。这里政府需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所以统筹规划的职能必须相应地由政府担当起来。

    政府应高度重视,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数字资源总体规划及均衡发展。从国家层面而言,要合理配置现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这需要加大国家对西部的扶持力度和资金帮助,缩小东部与西部教育信息化资源之间的差距,通过政策的引导,发展高职教育;将指向使用资金的软件和信息化建设硬件的发展水平同时提高,平衡现有的教育资源,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标准。从省级政府层面而言,要研究相关政策和标准,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行和维护机制,采取购买资源服务的方式,促进高职教育领域资源共享。此外,政府还要协调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的关系,引导社会方面的力量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开发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库等教育资源。

    此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主体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为基础的资源,才可以实现共享,甚至在全国、全球的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要在全省发展分布式学习资源中心和省级补助分布式学习资源等各类教育机构,以支持全省高职学院,并通过建立的服务体系,为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专家的角色主要在于教育资源质量的控制;企业能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整体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应注重覆盖基本与核心需求,要鼓励各方积极参与信息化资源建设;给市场留有余地,发展市场相互关系,构建多方参与的和谐格局。避免脱离实际的教学资源转化为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各级政府建立高职院校加大投入,建立合理、平衡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教育信息化机构或学校承担教育资源课件的研发经费时,可以采用适度的奖励模式。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建设资金的效益,对教育资源的建设发挥促进作用。优化机制,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需要科学的编制和严格管理经费预算,只有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予以经费支持,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完善共享机制。

    信息化优质资源,仍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对当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信息化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师生等多方资源共建,实现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才平,朱爱芝,黄萍萍.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

    [2]刘涤非,赵励宁.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

    [3]马费成,裴雷.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J].情报学报,2005(6).

    [4]金胜勇,孔志军.信息资源共享的理想与实现[J].情报科学,2007(4).

    [5]Diana? G.? Oblinger? and? James? L.? Oblinger,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M].EDUCAUSE,2005.

    [6]Lloyd P. Rieber,Seriously Considering Play:Desig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Blending of Microwolds,Simulations,and Games,ETR&D,vol.44,No.2,1996:43-58.

    編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