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
范文

    刘天笑

    [摘? ? ? ? ? ?要]? 现代渔业迅猛发展,国家对渔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增加,培养理念也更加现代化,不断地进行着契合实际需要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现在国家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断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创新。淡水养殖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由于渔业养殖的发展,淡水养殖涉及的知识内容不断发展和更新,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开展的相关教学活动更容易滞后,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对淡水养殖专业课创新教学进行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农村职业学校相较于城市职业学校存在师资、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短板,在进行淡水养殖专业课教学时更要进行创新,发展教学,为社会提供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社会型人才。

    [关? ? 键? ?词]? 农村职业学校;淡水养殖;创新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072-02

    一、淡水养殖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意义

    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中都涉及了淡水养殖,淡水养殖是农村多数地方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中会开展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后可以掌握淡水养殖课程中各种有关于鱼类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常规水产品的养殖技术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校经费优先、教学水平优先,师资力量相较于城市院校更为薄弱,学生在学习内容多、设计广、专业性强的淡水养殖课程时大多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加上农村地区水产养殖地方特色不同,教学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全国通用,缺少地方特色,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也不好。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淡水养殖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会增加后续的其他课程的学习难度,而且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时,由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不同,所需掌握的知识也不同,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淡水养殖设计的相关知识、技能,会阻碍今后的工作和求职。

    淡水养殖主要是在环境资源丰富、土地宽阔的农村地区,水产养殖学的开展可以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既可以促进渔业的发展,又可以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并可以促进社会就业。农村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课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成为人才,对他们进行素质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淡水养殖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渔业的产业发展。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教学经费、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在信息技术发展成熟和应用广泛的今天而言,无法造成不可解决的影响。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可取的措施积极创新教学,优化教学,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推进淡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途径

    (一)优化淡水养殖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淡水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一直都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且繁杂和授课学时少而不足的矛盾。在授课时,由于教学大多都是根据教材进行,但这些教材所能承载的教学内容有限,学生只凭借着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课堂内容讲解,知识面还是很狭窄。在教学当中仍然是老师占据着教学主导地位,学生进行被动式学习,接受现有的知识和结论,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的机会很少。即使淡水养殖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点多,每次课程上的可能都是更新颖的内容,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很多学生都是课堂上记住了授课内容后不自己去课外巩固,进行深化记忆,对知识的记忆性较差,基本上是学了就忘,要用到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进行知识学习。在制定淡水养殖专业课教学计划时就需要将教学和现今社会的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结合在一起,让淡水养殖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的教学目标相符,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授课老师也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改变进行淡水养殖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改,将最新的、面向社会新的发展需求的相关课程教材作为该课程的教材,并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获取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源信息,及時为学生增加和更新淡水养殖方面的学科前沿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以便更好、更详细地了解该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授课老师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了解重点地区水产养殖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为淡水养殖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际案例补充。教学时,相关老师还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建设,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创新淡水养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经过他们的提炼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范式,用以构建和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淡水养殖教学涉及与鱼类、水环境、营养学等相关的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零散,且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单靠老师的课堂教学无法熟练掌握。因此,老师必须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而不只是进行黑板、粉笔和书本的教学,教学时间也要多分配在对重点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分析上,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将淡水养殖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水产养殖的特点结合,在进行教学课题制定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通过采用讨论法、因材施教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对课程的教学框架进行讲解,并引入经典的淡水养殖案例进行教学讨论,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和责任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讨论教学法

    在进行淡水养殖教学时,授课老师要改变以往的老师为教学主体和中心,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的授课方式,而要将学生作为自己授课的中心,围绕着学生进行课程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自己去探索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授课时,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问题设计,并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解决问题,经过他们自身的实践对问题有更深的体会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挖掘,并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

    2.因材施教法

    在进行淡水养殖课程教学时要在授课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分析,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完成阶段性的教学后及时布置相关作业,并及时批改,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阶段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在教学工作中要多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通过言语等方式鼓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中。如,在教学中引进新知识时,可以借助实物模型,对淡水养殖不同的只是模块进行纵向比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实际事例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再通过学生的发言对事例进行总结,让学生既能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性知识,也可以借助这些知识自己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老师要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将课堂教学和产学研相结合,学校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并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老师通过参加相关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将相关的活动内容补充到教学实践中去,学生进行实践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融会贯通,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进而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经验,让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考试时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最便捷、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考试方式上采用推进多元性的评估体系,通过试卷、论文、测评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

    (三)改进淡水养殖教学手段

    现如今,各种信息技术的推广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在进行淡水养殖教学时,老师可以使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或是老师事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准备。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可以优化老师的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语音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知识传授,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多利用这些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在进行淡水养殖课程教学准备时,授课老师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电子教案和课件并进行课堂演示,老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相关课件通过信息技术传送到网络端,让学生可以自行调用;在课外老师还可以借助邮件、微信、QQ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答疑和学校探讨,延长教学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农村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课的创新教学对于学生、渔业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与淡水养殖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感受和了解课程涉及的相关领域的最新的发展动态,努力缩短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学校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学生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地掌握、消化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授课老师还需要善于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将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教学认识,让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英,范兆延,王琨.鱼类学课程改革的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99-101.

    [2]王资生,赵卫红,吕林兰,等.《水产经济动物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45-22146.

    [3]任洪涛,黄勇,孙平,等.动物科学专业《淡水养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11):60-62.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