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

    盖艳娜

    [摘? ? ? ? ? ?要]? 在我国各大高校中,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思政课的教学中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导者,且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不仅局限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详细讲述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找到它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 ? 键? ?词]? 项目驱动教学法;思政课;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70-02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它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以项目实践教学代替课堂理论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法虽然需要教师来引导课堂教学方向,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却将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思政课是一门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实际活动的课程,因此,在思政课中使用项目驱动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驱动法教学是21世纪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项目教学来完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完成的进度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度。项目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引导课堂教学节奏的同时将学生当作课堂主体,通过引导学生与不同的项目接触进行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法更注重于实践活动的教学,它通过将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内容相结合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再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时,能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自己不懂的内容,对已经理解的内容也能换一个角度再思考,获得其他知识。项目驱动教学法需要参与其中,而不是让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就可以了,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当学生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时,能很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高校思政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课程,想要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需要借助工作项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一大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非按照章节内容进行教学,而是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重新确定一个课程标准。在探索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生以后的职位需求,并根据不同的职位需求帮助学生培养不同的职业能力。在这种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将相应的培养目标融入各个科目的教学实践中,并进一步制订各种新型教学项目和实践活动,使整个课程结构更加完善、具体、有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应该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按照少而精的适度原则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之后,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次实践活动的职业项目主题,并要求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后续的学习活动。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职业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形式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有所改变:他们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在制订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应该独自判断,而应该将各种考虑事项告知学生,并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制订;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需要针对理论知识进行长篇大论式讲解,只需要将其中的重点部分点明即可,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后续实践课程的引导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所有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自主收集信息、自主完成课程任务,存在不理解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可以与同学商讨,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因此,教师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课程项目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关键之处在于课程项目的设置,这一环节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质量。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课程项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种需要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一大特点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因此课程项目的设置务必要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并将这种需求所要求的各种技能融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2)课程项目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各种专业课知识以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对课程项目的学习;(3)课程项目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干劲和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教育重点的高校教育质量也逐渐得到了一定能够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很多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一板一眼的讲解。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激发,很多学生甚至将思政课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导致学校的思政教育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普遍存在情况,教育部门作出了相关指示,要求高校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

    项目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其重点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法。可以发现,这种教学理念与教育部门的相关指示不谋而合,因此应该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另外,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课程组织方式和各种教学活动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规律,也充分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因此,高校在思政课堂中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时,可以在课堂中融入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这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完善基本教学体系

    一個完善的教学体系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加强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内容,将项目当作教学的起始。首先,要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来构建一个大体的教学框架和教学体系,然后根据框架来逐步确定教学体系的具体部分,这样才能保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提高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整体性还能使它的可操作性变得更强。对项目驱动教学法本身而言,最需要注意的是保障项目的实践性,这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因此,必须要保证所有教学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一个完善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体系需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选定教学项目,教学项目能直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2)做好项目的计划,在选定项目以后,还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来对项目来进行详细计划,这样才能确保将项目的作用发挥出来。(3)项目的实施。在实施项目时,教师应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4)项目成果的检查。完成项目之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核查,确保项目的正确性。

    (二)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只能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而不能进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的缺点,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经过了严格的分析,是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完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一个重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高校思政教学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对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能仅只是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实际操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自己独立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提高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能让思政教学更贴合社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另外,项目驱动教学法还能提高思政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容易真正融入课堂中,并且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还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帮助,对学生的能力实现更加全面的提高,培养实践性的人才。

    (三)提高教学的特异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更趋向于全面教学的方法,它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项目活动中,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促进他们将自己的优点完全展现出来。在实际项目驱动教学法中,有很多问题被暴露出来,这些问题虽然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发展,但是却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项目驱动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它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订出更加详细的教学方案。当学生在对项目进行交流讨论时,教师应该在一旁观察学生之间的

    交流,通过观察总结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学生的讨论之后先对项目和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再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弥补传统教学法所缺少的部分,又能为将来的教学统筹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方便更进一步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跟进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四)完善课程项目的评价工作

    在上述三项工作完成之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堂的运用已经得到了深化。为了检验这种运用成果,还需要加入课程项目评价这一工作。具体而言,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1)将现实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进行结合。由于两种评价方式分别关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两方面的结合更能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2)将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进行结合。由于两种评价方式分别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期末表现,因此两方面的结合更能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公正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总结了传统教学法中的不足,并且在传统教学方法之上进行了适当改革创新。教师在思政课堂上使用项目驱动教学前,必须要对项目驱动教学法有明确的认识,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赵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文存阅刊,2019(16):88.

    [2]张建云,李建辉.互动教学理论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5(10):142-144.

    [3]徐向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以“概论”课教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5(29):75-78.

    ◎编辑 赵瑞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