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范文

    张晓斌

    摘 要:为了全面贯彻《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精神,紧密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抓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本文围绕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提出要始终坚持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围绕核心任务,关注学生成长各个阶段,把握三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主体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

    首先,学校作为合作主体之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目标明晰、责任到位、措施得当,才能推进有力;第二,达成共同培养企业急需人才的共识,确定培养目标,才能建立合作基础;第三,要明确校企合作的实质是企业通过合作办学获得技能型人才,学校促进发展,学生获得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能力;第四,形成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核心任务。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培养,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养成。

    发挥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途径。校企双方要共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深入。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增加学生职业实践的机会,将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方式,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研究确定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标准、教学过程与评价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实施全程监控。

    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引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实施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管理,创新企业化教学实训模式。校企双方通过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紧紧围绕核心任务,坚持两项基本原则

    1.岗位核心技能培养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专业岗位通过实践与训练形成的不可复制的技能,是人与设备有机结合形成的特殊能力。而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

    岗位核心技能培养要与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和社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要坚持循序渐进,递进式培养,促进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成长,关注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好企业实践环节与企业教学环节的关键问题。

    2.坚持实际职业能力导向培养的核心原则

    教学中要注重工作过程知识与能力培养,关注专业能力形成的各个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遵守技能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递进式培养,坚持实践成才的基本培养要求。

    3.坚持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紧密有序结合的原则

    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通、工学结合、优势互补和共育人才的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优势。

    一是学校要在双主体育人机制下,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大企业化实践环节改革力度,使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接产业、对接职业标准和对接生产过程。利用企业在员工培养、培训等方面的优势,补学校教育教学的短板,实现职业学校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奠基作用。

    二是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要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教学、师资、场地、设备、服务和集中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获得学校在毕业生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红利。同时为学校学生提供企业实践便利条件,安排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积极组织和参与实践学生的教学、生产、评价和管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相结合。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实现行业企业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形成作用。

    三是要关注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要为学生夯实文化理论基础,培育职业道德理念,传播企业文化,训练岗位技能,为技能型人才学习、成长、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企业是技能型人才转化成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践是技能劳动者实际职业能力形成的最终平台。因此,要高度重视行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关注学生成长各个阶段,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新生入学、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它们紧密衔接。

    第一,在新生入学阶段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军训、入学教育、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和综合能力拓展训练等教学,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对接企业员工素质要求实施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对职业活动的认知,对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过程的认知。通过行为养成训练平台和职业训练载体,体验生产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志品质;通过体验教学生产管理,激发学生职业学习的兴趣,增强职业素养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教育、职业教育活动周、工匠精神教育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二,学校要积极参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新型学徒制试点等工作,引厂入校,创设真实工作环境,参照企业标准,模擬企业岗位工作实景,实现企业工作环境与学校实习实训环境对接、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对接、行动(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和生产管理与教学管理对接。使师傅带徒弟式的技能传授与单项技能专门训练结合,岗位工作技能与工作过程知识结合,技能养成与综合职业能力成长结合。通过企业化和生产化管理和职业行为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工作)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形成岗位核心能力。

    第三,学生企业实践阶段要注意两个重要内容,一是社会实践体验,二是个人能力发展。

    社会实践体验阶段应该选择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活动相对简单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学生按企业员工同样要求进行实践体验,校企共同实施培养和管理。目的是让学生适应企业环境,了解生产和安全管理方式,适应劳动生产强度,感知企业文化,建立职业感情,完成学生向工人的过渡。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就行。

    个人能力发展阶段,即顶岗实习阶段,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提高和巩固阶段,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在企业得以检验、施展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尤为突出,学校和企业要指导学生,通过职业实践不断积累职业经验,夯实职业能力基础,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辽阳技师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