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
范文

    金中坤 王文琴 金政

    [摘要]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资源支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扬长避短、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社会价值的有效举措。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招生国别、专业选择、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学生海外就业等环节积极探索与地方企业特别是对外投资企业的产教融合路径,以打造富有特色的“留学中国”品牌。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

    [作者简介]金中坤(1984- ),男,江苏盐城人,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王文琴(1970- ),女,江苏镇江人,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副教授;金政(1979- ),男,江苏镇江人,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开放经济驱动下江苏高校在地国际化的路径和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b-2020-01-52,项目主持人:王文琴、金中坤)、2019年江苏省高教学会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研究会重点课题“江苏高校在地国际化教育的推进路径及外专的功能发挥”(项目编号:WZY19A001,项目主持人:王文琴)和2019年江苏省来华留学教育研究课题“吴文化环境下中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项目编号:2019JS-211,项目主持人:金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0-0086-05

    来华留学生培养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场合,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扩大教育开放。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做强“留学中国”品牌。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华留学生人数已接近50万。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将成为很多高校留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术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尚存在不同意见,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ICAUR)将应用型本科院校限定为1999年以后升格的本科院校。依此标准,我国现有此类院校716所,占全部1270所本科院校的56.4%。这些院校由于建校历史短、基础薄、投入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特别是其来华留学生教育,总体还处于一个盲目发展期,培养的留学生质量与中国同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到了国内外的不少质疑。因此,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不仅是完善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的关键一环,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内权威性和国际声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的主要问题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习基础欠佳。对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留学生招生是学校国际化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来华留学生采取的都是申请制入学,国际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中国院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校规模、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都无法与985、211等高水平大学相比,因此很难招收到优秀的国际学生。在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各种高质量发展考核和评估中,留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比例是衡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不少学校为了实现来华留学生数量上的达标,在招生环节放低准入门槛,尤其是对申请者的语言要求。有些学校甚至来者不拒,导致学历留学生在后期培养中很难适应中文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和质量不理想。

    2.培养目标的达成难度大。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在横向上,与中国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培养除了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使留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重点培养留学生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方法,以实现培育两国文化使者的目的。但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和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水平有限,在跨文化教学和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留学生人才培养成效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复杂性比同专业中国学生大得多,涉及专业自主选择、国际化师资选派、培养方案政策性调整等诸多方面。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留学生滞留在不同国家,跨时区的远程教学使得这种复杂性进一步凸显,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在纵向上,与一些高水平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更侧重于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熟练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即与理论学习的“顶天”相比,实操方面的“立地”更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较为常见的入企实习对留学生而言并没有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明确认可和支持,留学生入企也存在管理、文化冲突等方面的困难和隐患,加大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合格留学生的难度。

    3.培养期内获得的经费支持有限。与重点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政投入、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所获得的外部经费支持有限,而且很多学校认为留学生教育仅是锦上添花,对学校排名和声誉提升帮助不大,因此投入到留学生教育中的经费更少。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难承担一些国家部委(如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出资委培的留学生项目,在校留学生个人能申请到的各级各类奖学金也不高,对境外学生特别是来自不发达国家的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导致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每年留学生招生人数在百人之内,很难发挥教育投入的规模效应。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的经济性有待提高。

    4.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匹配度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很多“走出去”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除了在该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外,东道国的来华留学生也是企业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基于特定的“心理认同”,后者在某些方面比前者更有优势。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不同,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对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来源国要求也不同。但现存的问题是,首先,不同于国内招生可以事先限定不同地区的招生人数,对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能完成留学生招生任务就已十分不易,在留学生生源国方面基本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其次,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主要还是根据留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学校层面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引导,导致毕业的留学生与企业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在来源国和专业两个方面并不匹配。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人才支持,也影响了来华留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产教融合战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战略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这一理念尚未得到普及。因为受各项政策的限制和对风险的考虑,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倾向于常规教学模式,而不愿意将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留学生教育更加复杂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产教融合战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产教融合战略引领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培养方向。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规模导向,缺乏中长期规划。留学生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只是将留学生教育作为完成学校国际化考核指标的一项工作来抓,很少深入思考如何利用留学生资源支撑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战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培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框架:服务国家、服务地方、服务产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基本宗旨,地方企业国际化走向和岗位需求为来华留学生的招录国别、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企业国际化员工的能力需求是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企业国际化业务为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成果输出提供了平台。校企合作共赢是留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产教融合战略思想的指引下,留学生培养思路会更加清晰,工作开展会更加稳步有序。

    2.产教融合战略有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技术型人才+两国文化使者”,但国际化师资、实践实习环节以及经费投入的不足阻碍了这一目标的达成。产教融合战略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打破传统产与教的边界,便利地引进外部优势资源,从而弥补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不足。例如,引入企业海外员工、产业教授等以补充国际化师资队伍;与企业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利用跨国企业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立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培养经费有限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构建多赢的校企合作框架,利用企业资助来改善教学实践条件。

    3.产教融合战略有助于提升来华留学生就业质量。根据目前国家出入境管理的相关规定,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在结束学业、居留许可到期后都必须返回生源国。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很多来华留学生回国后都未能从事与华相关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来华留学生培养的成果和投入,而产教融合战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留学生生源国设有投资项目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在海外许多国家拥有大量子公司的大型国企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理想对象。它们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样肩负着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任,如果学校层面推行面向这类“走出去”企业的产教融合战略,留学生就可以先在企业国内的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实习实践,毕业后赴企业在留学生生源国的海外办事处、海外营销中心、海外研发中心、海外生产基地、海外仓、海外子公司等部门就业,从而实现境内学习与境外就业的无缝对接。这不仅能充分发挥留学生的来华优势,也降低了企业的海外用人风险,对留学生本人、“走出去”企业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号召,坚持主动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培养模式。

    1.紧随企业“走出去”步伐,调整留学生招生国别。由于招生的无序性,往往导致留学生生源国结构与地方企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主动出击,通过企业走访了解地方企业的国际化用人需求,包括国际化人才的国别要求、语言要求、专业要求、能力要求等,分析在校留学生生源国与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间的差异,紧随地方企业“走出去”步伐,及时调整留学生招生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当地投资企业、驻华领事馆、华商会、友好学校等资源积极争取在目标地区的招生,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供需“两张皮”问题,更好地满足地方企业对特定国家国际人才的需求。

    2.把握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引导留学生专业选择。我国绝大部分来华留学生采取的是申请制入学,学生通过预科考核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相应的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调研企业用人需求,在留学生专业确认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当地企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倾斜,逐步推动留学生从“想学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的无序状态逐渐向“‘走出去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我学什么专业”的有序状态过渡,切实提高留学生所学专业与地方“走出去”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契合度。一般而言,相比于技术人员,“走出去”企业更多的是缺乏了解当地商业环境和文化的国际业务运营人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经管类专业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3.加强校企多元合作,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留学生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本质就是让企业成为留学生培养的合作者,学校成为企业国际化员工的蓄水池,学校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加强与企业尤其是“走出去”企業的合作育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了大量的企业师资,但在留学生教育方面,企业师资涉入的还非常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以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为首的中资企业纷纷“走出去”寻找海外市场和资源,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既懂东道国语言,又理解两国间文化制度差异的国际化员工。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兼职教师、产业教授、企业导师等多种形式将国际化员工引入留学生人才培养。一方面,利用这些国际化员工的专业性来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国际化员工宝贵的海外工作经历和经验,有利于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快推进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践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未来就业至关重要。2017年修订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规定,国际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一直以来,我国对专业实习一直未有明确的文件说明。为防止部分留学生以实习之名行非法打工之实,各地对留学生参加专业实习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留学生校外专业实习前需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校外实习加注(需提供培养方案以证明实习的必要性),接纳留学生实习的企业需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并在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等。而让留学生像中国学生一样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办理实习手续等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需要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出面,在地方企业中遴选一批优质企业,特别是在留学生生源国有投资业务或投资意向的企业作为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通过双向选择将留学生专业实习、暑期实习、课内实践等环节与满足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相结合,发挥留学生自身优势,为地方企业的海外发展服务,同时也为留学生今后归国就业,特别是进入“走出去”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就业奠定基础。

    最后,基于学校奖学金力度的不足和企业对特定国别留学生的用人需求,学校可以和企业协商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企业投资目的国的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受资助的留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入企实习或毕业后入职企业海外部门的方式来反哺企业,如中石化在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院校参与设立的“英才奖学金”就包括了留学生专项,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这些来华留学生毕业后能为企业所用。

    4.多方拓展信息渠道,支持留学生海外中企就业。为帮助留学生回国后能够进入当地中资企业工作,更好地发挥来华留学的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尽可能地拓展信息渠道,为留学生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牵线搭桥。企业可通过以下渠道搜集来华留学生的需求信息:一是当地的商务局、统计局等政府部门。它们掌握着本地对外投资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可以请它们协助联系当地的“走出去”企业。二是当地的国际商会。一般而言,国际商会的会员单位都是拥有海外投资的企业,对国际化人才有较高需求。三是查询商务部公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而在信息对接方面,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合作实施的“校企合作国际人才网(走出去人才地图)”项目非常具有参考价值。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与省商务厅签署校企国际人才培养和聘用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校企合作国际人才網(人才地图)”内部管理系统建设,以解决留学生就业难与“走出去”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该系统由PC网站和移动端微信两个客户端组成,是一个涉外版的“51job”。来华留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寻找合适的海外职位,“走出去”企业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搜索目标投资国在华留学生信息并发出入职邀请,从而实现国际化人才供需信息的精准对接。江苏省教育厅于2018、2019连续两年举办了“走出去”企业外国留学生招聘会,推进留学生就业与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招聘之间的对接,为留学生回国就业搭建平台。

    四、结束语

    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不仅是全球一体化趋势在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与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的纽带之一。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受支持度。

    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和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从招生国别、专业选择、校企合作、学生海外就业等多个环节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扬长避短、借力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但具体实施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共同打造好“留学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张艳臣.政策工具视角下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研究[J].高教探索,2020(9):107-113.

    [2]朱海霞.“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20(4):103-107.

    [3]费杉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设计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17):58-61.

    [4]李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基于X大学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4-15.

    [5]张宏,费建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四位一体、三证融合”的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6):21-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