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探讨 |
范文 | 胡志刚 刘文斌 陈太勇 数学物理方程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对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还是其他生产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随着数学物理方程学科本身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物理方程与计算机等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数学物理方程正渐渐成为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也占月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数学物理方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也就是说,要对《数学物理方程》进行一些教学改革。下面就《数学物理方程》教学改革,谈一下笔者的一些看法。[1]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是大学生的基础课之一,在大学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数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下,很容易产生疲倦甚至厌倦心理,对数学课程采取应付的态度。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所以在备课这一环节,就要时刻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易于学习、易于接受,绝对不能照本宣科。所以应尽量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结论用通俗、简短的语言来描述,将经典的数学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和其他学科中实际应用来讲。这样的做法虽然要查阅大量的参考书,反复思考,但会无形中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数学物理方程》的过程中,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过程势必造成理论多,内容少,很多学生学习觉得空洞无味。可以“采用典型例题帮助理解概念、定理”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此外,可以学生无记名的方式给《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教学提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课堂上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学生,从而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所以在每次上课前要调整自己的心情,让自己满怀激情、轻松愉快地面对学生,努力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大二的学生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疲劳打瞌睡或开小差,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用幽默的语言或是生动的数学故事来重新调动他们集中精神听课。在讲课的时候,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每次课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即掌握数学知识,又学习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站起来提问。问题提出后,所有的同学一起讨论,直到问题解决。通过这样的做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互动,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3] 作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所以要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和学生交流。对数学课来说,批改作业是掌握学习学习情况、师生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应求学生一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由于大学数学课程很多是大班授课,批改学生作业是一个繁重的工作。但学生作业是学生辛苦劳动的成果,他们认真完成了,老师就应该认真对待。所以要非常重视学生作业,不仅认真批改,尽可能多地讲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还对作业认真的同学提出及时的表扬、对作业较差的同学进行及时的鼓励。这样的做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和学生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去鼓励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实上,只要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心地为他们的人生、未来着想,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多年来,数学物理方程的考试一般是期末一张试卷定结论。这样就使得很多同学不太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只是为了应付最后的考试,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往往出现学生考完就忘的情况。另外,仅一次考试也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好坏的情况下,这无疑促使学生死学课本,这既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也不能对学生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平时提出一些具有设计性、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自己挑选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得出一些相应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提交的相关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成绩。这样既可对学生给予相对正确的评价,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期末考试可以占有一定比例,同时结合其他的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相对更加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客观的成绩。[4] 在教學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尽力转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与此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的一些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从而争取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谷超豪,李大潜.数学物理方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庄万,萧礼,洪良辰,刘中元.数学物理方程[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 [3]郝江浩,闫卫平.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97(3):79-81. [4]王浚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66(2):90-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