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
书生儒(儒士;生儒) 士人 士子 众士 庶士 徒侣 青藜 读书人 黉门客 士子对自己的谦称:小生 鲰生 读书人的美称:白衣公卿 白衣卿相 白衣秀士 读书人的通称:生(男~;新~) 求学的人:学人 读书人、文士:士流 在国子监肄业者:监生 习举业而未考取秀才的书生:童生 应秀才科考的士子:童生 儒童 文童 年老的书生:皓首书生 年轻的读书人:衿士 青衿(青衿子) 青襟子 青年书生 旧称年轻的读书人:读书种子 还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白袷蓝衫 白袷青衫 没有做官的书生:布衣束带 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后学 一般读书人:儒者 贫苦的书生:穷酸 寒酸 寒士 寒生 对贫寒读书人的轻蔑称呼:醋大 宋元时对贫穷读书人的嘲讽称呼:细酸 清贫的读书人:白士 贫寒的读书人:寒儒 贫穷的读书人:贫儒 穷措大 白屋之士 白屋寒儒 众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八百孤寒 孤寒八百 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措大 安贫乐道的书生:白衣卿相 爱写俗字的读书人:尺二秀才 (读书人:书生)
八百孤寒八百:虚指多数。指许多贫寒无依的读书人。唐武宗时,太尉李德裕十分关心爱护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热心为他们寻求出路。宣宗即位之后,李德裕因在“牛李党争”中遭受打击而被贬为潮州司马,没多长时间又贬为崖州司户。许多得到他帮助的读书人对他的遭际深表同情,有人曾经写下这样两句诗:“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