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亮出新招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
范文 | 夏玉红 【内容摘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追求有效教学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理解和感悟社会生活,提高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 多元评价 提升素养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只是从大的方面教孩子热爱国家,尊老爱幼等,更重要的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教会孩子去思考去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达到了其育人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育,还要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摆正德育教育的位置,重视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德育教育的科研能力,德育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一、删繁就简三秋“书” 与传统奖罚评价体系不同的是,发展性评价属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合”一代新型人才。而不是注重对学生的检查、区别、选拔、奖罚等。因此对于此没必要的条条框框也就该删的则删,该简的则简,只要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就算是再久远的传统评价方法也没有保留的必要。具体操作如下: 1.重视综合,促进全面发展 品德学业评价内容是品德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反馈具体的德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强调对学生基础政治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内容的综合评价。教师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习惯、情感变化、意志品质、交往与协作能力等,并把这些纳入评价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辩证思维方法评价学生,促使学生在自身内部进行整合,做到知行统一,表里如一,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2.强调互动,体现人人参与 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了单一的把纸笔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强调多元化互动参与,“学生本身也是评委”就是最大的改革。品德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那样单纯,那是因为品德课程特殊的德育目标所决定的,因此更应体现人人参与,于是不是像传统的奖罚性学业评价那样总是以管理为中心,以管理被管理者为先导,从此,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管理被评价对象,从而在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探索与应用,使学生真正融入“主戏”里,变客体为主体,全面、客观地反映自身品德课程学习结果,自我提出对发展有针对性的意见,以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3.删繁就简、突显效率 当然,一改传统评价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有针对性地删繁就简、突显效率。更不是随意地让学生自评或互评,或是把评价的责任推给家长与社会,评价教师中还是要发挥着主导作用,更是是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的指导者。这样无形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必须高度把握品德教学评价的目的,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方式和参与评价的主体,在整个组织评价过程中,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发展性评价真正的价值取向。 二、标新立异二月“话” 传统评价标准,忽视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评价则一改传统惯例地以学生为主,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因为在如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有E时代,现在的学生学习,真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动态过程,所以相应地评价实践也应采用别出心裁的方法。 1.形式新颖、典型趣味 现在的品德新课程内容丰富,多面立体,既重视学生的认识,也重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分析与解决问题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更不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地,评价体系也要形式多样化,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多边、互动的评价,变着戏法似的让学生及同学、家长及亲友参与到德育评价中来,方式要灵活多样、创新,具有典型性和趣味性,这样方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来。 2.结合实践、重视体验 发展性评价总是强调发展性、参与性、个体化,而实践则是最好的体现,诚如品德课程大纲所提到的“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同样,不管学了什么大道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各种社区交互活动,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中学会友好合作,学会自我反省,学会体验生活,如此既有利于学生认同评价结果,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 3.标新立异、发展素质 新一轮课改下,品德课学业评价目标已由单纯的面对过去奖惩学生,转变为面对未来发展素质,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改革。正如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所感叹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来?”那是因为传统观念、传统评价体系的束缚,只有标新立异、大胆创新,长期有效地执行发展性评价,才能不断地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如此还愁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人才,那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品德新课程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改革想是大势所趋了,不管如何,学业评价从本质上来说都不是真正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发展中的一个过程,一个提高改进师生的教学活动、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过程。德育之路,长途漫漫,评价无定法,有效便是招! 【参考文献】 [1] 王文哲. 谈谈小学的德育教育[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12). [2] 李煜婷. 浅谈影响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因素[J]. 中国教师,2014(08). [3] 刘丙元. 家庭教育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迪和支持[J]. 教育导刊,2014(10).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