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研究 |
范文 | 朱振亚 【内容摘要】生本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学生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里主要针对数学前置作业设计来说明生本理念与数学的结合。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实践 合作 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课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让互动成为教学的前提 初中数学越来越涉及到理论性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需要设计前置作业来引领他们进入数学教材课题。教师对这一方面的设计需要把师生的互动放在第一位,因为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在学生积极性高涨的情况下才能使教学课堂更加活跃,学习效率也才能提高。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师针对这样的课题,可以先邀请学生在黑板上用直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要求学生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比如量出来的长度分别为6cm,8cm,10cm。这时候教师可以问同学:“你们能够找出这三条边的关系吗?”教师用问题去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并且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过程,不难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存在着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也就是“勾股定理”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设置的前置作业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画图、测量能够对三角形产生一种认识,这样的前置作业引领学生理解“勾股定理”,达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型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x”这个字母。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问:“兄弟俩有10个苹果,弟弟比哥哥少两个,请问哥哥和弟弟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呢?”学生根据这样的问题形成小组讨论,如何能够得出哥哥和弟弟的苹果数量。教师把这样的问题作为前置作业提出来,让学生跟家人或者朋友进行互动性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结果,也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体现了生本理念中互动性研究和互动性运用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自我认识 基于生本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性学习,在实践探究中去获得数学知识。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对于“相似三角形”这个概念,学生一定是不理解,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前置作业来让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一组共一个角度且对应边的比例相同的三角形,观察这组三角形的形态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关于三角形对角情况、面积大小的规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的总结来给出规范的答案。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便是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学生不仅对“相似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课堂听课和学习有关理论性质有了充足的准备,推动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个方式也贯彻了教育生本理念,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乃至终身的发展。 又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教师可以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一段公路上,小车的速度与行驶时间成反比”、“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能够从中启发,自己思考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从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生活实际的探索和思考,举一反三,明白了反比例函数的含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到达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是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对前置作业的探讨和研究。 三、服务学生,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是备课还是教课亦或课后监督,都要体现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主人翁”地位,因为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所以教师的角色除了是指引人外,更要偏向于服务人,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中的“认识概率”这一章节的学习。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就学习本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例子或者材料来体现。比如在学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来与概率相结合:“全班同学在同等体育素质和同等赛道的情况下,男生获得50米短跑比赛名次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举行一次短跑比赛,记录下前三名次赛跑人的性别,得出概率。并且这种活动也是对“概率”课堂的预习和了解,作为前置作业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理论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来得出某一次的概率情况,不仅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计算,也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实践中获取真理。同时也突出了生本理念中“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四、总结 教育生本理念在以学生为根本的基础上,对学生数学的前置作业问题做出了详细说明。生本理念下的前置作业设计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在益于学生的同时更要发展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思考独立性。只有这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初中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承绪、赵祥麟 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