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英语交往式学习模型的构建
范文

    葛永乐

    [摘? ?要]英语交往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师生围绕语言学习任务,实现课堂内信息流的传输由师生单向走向多元互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形式、学习内容的选定和学习结果的评判有了更大的主动权。结合英语课堂特点和不同课型,高中英语交往式学习模型可以有小组讨论、问答式、辩论分享式、接龙式等。

    [关键词]交往式学习;高中英语;学习模型

    [中图分类号]? ? G633.41?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16-0031-02

    从本质上看,英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工具。英语课堂作为高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应当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往,从而培养学生各项语言技能。

    一、英语交往式学习的概念

    交往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指师生以课堂为中心,围绕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交往活动形式和过程,包括认知交往、情感交往、意识交往、行为交往等。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增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感,通过师生间的多元互动,让学生多渠道地接受信息,分享自己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满足学生内在发展的需求。

    在交往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形式、学习内容的选定和学习结果的评判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既相对独立,各自属于不同角色,又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二、高中英语交往式学习模型的构建

    (一)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

    小组讨论是实现交往式学习最为常见的方式。教师通常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2—6人的小组,设置小组共同目标,组员可以分担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具体任务,学生间共享学习材料,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務,并对彼此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和检测。

    例如,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我们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一方面加强生生间的观点交流,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跳出课文”,进行语言输出,使课文的学习在语言运用中得到升华。比如,笔者在教学必修4 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文时,在讲解完课文的基本内容后,安排了主题为“How to be a modern farmer?”的讨论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利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进行观点分享;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农民”在农业中运用高科技提高产量等做法,以此来拓宽学生有关农民、农业的视野。通过热烈的讨论和小组分享,语言的运用也充分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也提高了。

    (二)问答式(Ask and Answer)

    问答式就是师生围绕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或教师来解答的一种形式,可以生问生答、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等。

    例如,在试卷讲评课中,问答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避免了教师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学生思路的尴尬。教师可以事先提供试卷的答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重点负责其中的几个小题,通过“兵兵相教”解答部分疑难题目,同时标注仍有疑问的题目,并努力弄清具体的疑问点。等讨论结束后,就进入“问答”环节。每个小组选一位主讲人代表小组来进行本组所负责的那部分题目的解答。若解答不清,可以由其他组的同学作补充;若仍没有解答到位,再由教师负责解答。

    需注意的是,教师课前应当通过阅卷、询问等途径掌握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并在备课时明确讲解重点及作何拓展延伸。

    (三)辩论分享式(Debate and Share)

    辩论分享式学习可作为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要点之后,复习巩固或升华有关内容的方式。若围绕学习内容可以形成两个对立的观点,则可采用辩论式;若没有明显的对立观点,则可以分小组对内容加以梳理归纳,以小组间分享观点为主。具体设计大致如下:1.将全班的学生划分成两个辩论组,每组持一个观点,或者分成若干个分享组,各自整理学习内容。2.明确每组的学习任务。3.讲明要求,尽量用英语交流,根据学习内容和课堂节奏确定时间。4.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教师可以对各组的表现进行打分,以鼓励为主。

    辩论分享结束后,还可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把辩论分享的内容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进一步进行交流学习。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后,笔者安排了一次关于“重建圆明园”的辩论。第1组:支持重建圆明园。第2组:反对重建圆明园。接着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先写下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再口头进行交流,然后由四人主笔汇总主要观点,一人总结陈述。最后是全班开始辩论。同时,每组指定两人记录辩论过程中同学的发言内容,以供辩论结束后整理并展示交流。

    (四)接龙式(Chain Learning)

    接龙式学习就是把一个相对较难的学习任务分成若干部分,由全班学生分组分别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最后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虽然每组学生只是完成其中的一部分任务,但实际上每位学生都必须对全过程了解清楚,否则是无法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的。因此,学生的参与性较强。

    例如,笔者参考浙江省高考读后续写题的思路,曾设计过一次以话题为中心的写作接龙。安排如下:1.话题。一次森林探险(An adventure to the woods)。2.故事发展过程。背景(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3.分小组分头写。笔者按座位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内又分三项任务,分别写故事的背景、事件和结果。这样,全班就会形成四个不同的故事。4.交流分享。根据时间,选择1—2篇文章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习。必要时,可在教室内张贴优秀的文章。

    三、英语交往式学习的成效分析

    (一)课堂学习氛围更活跃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快乐上。交往式学习确保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使学生想说、敢说,充分地参与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中来。教师作为交往的一方参与到课堂当中,利用言语、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学生在与同伴的学习交往中,增加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听、说、读、写等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掌握了社交技能和礼仪,强化了合作精神,整个学习过程往往是相互信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较活跃。

    (二)师生关系更民主融洽

    交往式学习保证了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每一个学生都被要求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观点。它促进了课堂师生、生生间的真诚倾听和共同分享。在这样的多元交往学习过程中,师生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品质得到了提升

    学习品质分为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交往式学习强调全员全程积极参与课堂,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任务,相互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或同学的学习作出评价。在长期这样的训练下,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同学良好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也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正向认识,对学习的热情更高,同时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也会得到锻炼,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高中英语交往式学习模型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一种样式,试图让学生积极、平等、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以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学习品质等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