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气体的压强》教学案例及反思
范文

    严吉祥

    

    摘 要:本教学案例通过让学生观察、设计、体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了解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感受科学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使学生初步领略由于大气压存在而产生奇特现象的奥秘,激发学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质疑解惑,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95-1

    【案例描述】

    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安装好气球的可乐瓶)问:大家会吹气球吗?你们觉得谁是我们全班吹气球最厉害的同学?老师今天要跟他比一比!

    (师生比赛吹气球,老师把气球吹大了,而学生憋红了脸也不见气球变大)

    师:你看看,我不仅把气球吹大了,不封口,气球也不变小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气体压强”,把这谜底解开吧。

    2.展开新课,师生共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体验大气压的神奇。(展示海里美丽的热带鱼)

    师:生活在水里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看做是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作出猜想……

    师: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再思考思考。(教师演示实验)先捏瘪一个易拉罐,让学生体会要让易拉罐产生形变,需要力的作用,接下来的演示过程中先让学生猜想易拉罐会怎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压瘪了易拉罐的无形的“手”是什么?你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生讨论分析交流得到大气压的定义: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师:你能利用我们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吗?(教师适当启发指导,教师展示器材)

    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感受大气压:(1)覆杯实验;(2)被“压”瘪的矿泉水瓶;(3)瓶口吞蛋,瓶口吐蛋。

    师:我们用随手可取的器材竟然做了这么多有趣的实验,真是留心生活处处有知识啊。我们已经在实验中充分体验到了大气压的神奇了,那生活中呢,大气压与我们相关吗?

    学生讨论:大气压无处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事例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举例或结合演示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1)用吸管喝饮料;(2)钢笔吸墨水(实物投影辅助);(3)用针筒吸药液;(4)用塑料吸盘挂东西。

    师:塑料吸盘可以挂上比较重的东西,你认为怎么做吸盘挂的东西能比较多。

    生:贴到平滑面上把空气尽量排空。

    师:如果几乎全排空了,能挂多重的东西呢?

    3.感受大气压的力量,估测大气压值。(课件展示)

    师:人类历史上做过一个举世闻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什么实验呢?这个实验又是如何操作的呢?请同学自学课本读一读,并相互交流。

    师:当年马德堡市的市民看到的这一幕惊心动魄,你们想不想重演这一幕呢?没有16匹马,没有直径35.5cm的空心铜球,你能用两个皮碗模拟一下吗?

    学生合作活动并演示: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我们感受到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力量很大,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感受过了,不妨想办法来估测一下。

    4.学生结合课本讨论,教师指导实验。(器材:2ml的注射器一支,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內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用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l,用注射器的容积V除以长度l,可得活塞的横截面积S=V/l。(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5.介绍一个标准大气压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105Pa

    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讨论……

    【教学反思】

    1.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激发物理课堂学习中的探究热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学生喜爱的小实验,提倡“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起来,开发各种小型试验,鼓励学生参与试验和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探究欲。

    2.体现课堂的开放性。物理课堂的探究活动不一定都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有些小活动只含有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但只要具有了科学探究的性质,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就应当尽可能地去鼓励去肯定。

    3.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引入实验——“吹气球”开始,让学生和教师比赛,使学生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放手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大气压强的应用。

    4.注重探究的过程,也注重探究的结果,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收获,让学生在有趣的互动课堂中,边探究边总结,能用所得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