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规范计算习惯 提升解题效益 |
范文 | 杨芬 摘?要:培养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计算习惯,明确要求,强化学生的计算习惯,通过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巩固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计算;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44-1 计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必备习惯之一。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其中除了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算理、算法未真正掌握而导致错误外,很大一部分竟然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惯有关。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切实有效的办法。鉴于此,笔者现以七年级数学计算为例,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来形成并提高学生的计算习惯。 一、调整心态,培养学生细心解答的习惯 有很多七年级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都没能调整心态,没能从思想上重视解答计算题,认为计算题都跟小学计算题一样简单,轻轻松松就能拿分,导致这些学生边做计算边开小差,从而降低了计算题的正确率。 例如:计算-14+52×(-16)×(-6)2。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计算,学生对正整数指数幂计算的难以理解,同时-14的计算又是易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在计算题教学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不能在做计算题时掉以轻心,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细心解题。 二、仔细审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七年级绝大部分学生总感觉到计算题太简单,没有审题的必要要么走马观花的看一下题目就动笔解题;要么干脆直接动手就做一味追求进度,根本就不关心自己是否了解题目的特征,解题方法是否恰当。 例如:学生计算-32×5-(-2)3÷14,如果不仔细审题就会将-32计算为9;再有3.59×(-47)-2.41×47-6×(-47),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再有解方程组2x+y+z=7x+2y+z=8x+y+2z=9,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把三个方程相加得x+y+z=6,然后用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减x+y+z=6就能求出x、y、z。 所以,解题前仔细审题对提高解题速度,提高计算正确率有很大帮助。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为例,必须要认真审题,弄清楚题目包含了哪些计算然后根据这些计算确定计算顺序;弄清楚题目可以拆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是正号还是负号;弄清楚题目可不可以使用计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因此,教师在计算题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三、使用标记,培养学生步步为营的习惯 初中的计算题题目往往比较长,项数比较多,对于一部分专注度不够的学生来说多项、少项常常发生。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审题和计算过程中做标记,这一习惯有利于提高计算正确率。例如整式的加减主要是两步,第一步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负数要把负数做上标记,提醒自己去括号时要变号,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一定要把括号内的每一项标记出来,然后依次相乘,防止漏乘某一项;第二步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同类项的先找出来做上不同的标记再合并,防止非同类项的参与合并同时防止漏项。 四、使用稿纸,培养学生以备检查的习惯 计算时,学生基本没有使用草稿纸的习惯,非得要用时,随便找个地方就当做草稿纸来使用,数学书的空白处,练习本儿的背面,……最常用的就是课桌面,写完后一擦,下次再写。 为了改变这个现象老师一要强调必备专用草稿本并规范草稿纸的使用方法;二要加大老师检查草稿纸的力度,三要多让学生体会草稿纸对提高自己计算正确率的作用,四要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平时经常和学生一起做计算题,我会有意让学生看到我用草稿纸,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五、认真检验,培养学生严格把关的习惯 检验不仅是保证计算的正确有效的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加强计算检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纠正的习惯,也是形成计算计算技能的重要手段。 首先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检验的方法,其次师要求学生必须把检验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最后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知道检查什么,例如:计算题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关键步骤有没有错误,检查以前常错的地方有没有错误,检查草稿纸上的计算有没有错误,检查计算结果的誊写有没有错误。 学生在检查计算过程时可以选择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重点检查。例如有理数的混合计算可以重点检查定符号,去括号,绝对值的化简等易错点;解方程时可重点检查每一步的易错点:去分母有没有漏乘某项,去括号时有没有全部变号,移项时有没有变号等等。 因此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既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可以结合验算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六、反思总结,培养学生提炼升华的习惯 计算题讲评结束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道利用错题集认真反思总结计算题错误的原因,其他学生都不能做到反思总结。老师在计算题讲评时要严格要求:计算题讲评结束后一定要订正错题集并且利用错题集认真反思总结错误原因,如果是算理算法的问题就把算理算法强化巩固;如果是易错点犯了错就下次计算时就在易错的地方放慢速度并提醒自己注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计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和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江苏 如皋2265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