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李辉 摘 要: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等都建立在实际实验基础上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实验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营造活跃、热情的课堂学习气氛,实现初中物理实验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108-1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有很多同学觉得它们看不见也摸不到,更是难以想象,久而久之便会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创设物理情境,并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借助于信息技术,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但是演示实验往往存在一个可视性不强的问题,很多学生在由于距离老师比较远,观察不到实验现象。利用实物投影可以放大实验器材,呈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我们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的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学生都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再例如:观察电能表的实验,电能表是演示实验用器材,但是电能表上的数据比较小,电能表接入电路后表盘的转动都是在演示实验中不容易看清楚的。用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把电能表接入电路后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调解放大倍数就可以让所有同学都能看清表盘数据并观察实验现象。 二、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象化、简单化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学生在学习一些重难点知识时容易产生困惑,不知该怎样去理解、去应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具象化、简单化。因为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自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所以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理实验的真实性模拟,将具体的实验过程与现象呈现给学生[1]。以“滑轮组”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收集与滑轮知识有关的学习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然后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网络中提供的实验教学案例与视频信息多种多样,还能够提供一些模拟实验操作的软件。比如在滑轮组实验实践教学中,滑轮主要包含了定滑轮与动滑轮。其中定滑轮相对而言较为费力,但能够有效调整力的方向,而動滑轮中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相对而言比较省力,但是无法变化力的方向。当学生理解滑轮组知识之后,物理教师要为学生播放滑轮组实验视频,使其了解滑轮组实验操作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在学生观看滑轮组实验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依据、步骤以及目的等,探究不同滑轮组合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并查找其原因。此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应该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观看的视频,通过计算机软件展开模拟实验操作,独立自主完成模拟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与消化滑轮组原理与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三、借助于信息技术,构建真实、理想的模拟实验环境 在初中物理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受到不同要素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并不乐观。若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模拟,能够构建真实、理想的模拟实验环境,把实验直观、有效地呈现于学生眼前,从而达成实验目标[2]。比如在进行“色散原理”教学时,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收集与整理有关音视频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与方式,采用图文并茂、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光的分解,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光色散具体过程,从而进一步了解复色光的分解。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认真、细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前借助于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图文并茂、音视频、计算机软件等开展教学,为学生建立真实、理想的模拟实验环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现象呈现出的神奇效果,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有效理解与消化物理原理知识,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四、借助于信息技术,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根本性动力,当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兴趣之后,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自主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启发思维[3]。以《连通器》教学为例,针对轮船是在何种条件下通过船闸的,比如在进行“连通器原理”教学中,针对轮船是如何通过船闸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动态过程,还能够慢放动作,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延伸思维空间。在初中物理实验实践教学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在动态性、三维空间方面的不足,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还能够把物理理论、实现过程、实现现象等直观、真实的呈现给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与消化物理知识,从而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完果.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 [2]梁喆.大数据大信息,新物理新课堂——浅谈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下物理实验创新的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9(03). [3]朱志国.“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2).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学, 甘肃 天水7410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