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
范文

    杨涌

    【摘要】课堂教学之中,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活动过程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英语之中,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在当前的大多数英语课堂的静态教学之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进而学生配合老师,活跃课堂的氛围。但是,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总是忽略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学生 英语课堂 “动”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12-02

    当前,大多数英语课堂的教学是静态的模式。学生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老师在前面进行相应的教学授课。但是,学生不能够参与到其中,教师便忽略掉了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教学科目,具有着特定的属性和功能。本身,英语自身有着可以为我们日常交流所用的日常工具之一。小学英语课程的标准对于英语的交际功能需求比较高。但是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的交际功能的要求较大。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础,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动起来,就要努力让学生做到以下几个“动”:动口讲、动手练、动脚走和动脑想。这样学生的身体和大脑都能动起来,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被完全打开,他们能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有效的实现学习目标。但是,如此的“动态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必须要有驾驭“动态课堂”的能力,能控制好课堂气氛朝着有利于学生接收知识的方向发展。小学学生都是好动的,如果纯粹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而失去了对学生有效的控制,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好课堂活动形式,制定并向学生传达规则与规矩,还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

    一、动口讲

    无论是在常态课之上,还是在教研课以及竞赛课程之上,学生都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之中,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由此,笔者认为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演讲、单词的跟读以及小组的讨论。笔者认为,此种的形式的动口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具有着很大的被动的性质。由此,动态课堂上的“动口讲”应该是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下,以书本上的词汇、情境为基础,通过有效可行的游戏或活动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交流。当生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教师可巡视课堂,也可有针对性的加入到某几个学生或小组的交流中去,这样教师能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个别学生对所学知识存在的疑惑或不理解之处,从而由点到面加以指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

    二、动手练

    动手练,顾名思义主要是需要教师需要进行专业的安排。并且,做一些与自身课堂有关的知识训练。为了能够巩固知识、评估学生的自身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和教师采取相关的合理的方式取得良好的互动。由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关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需要利用教师的适当的多样的才艺来进行教学效果的提升。

    动手练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堂课程的前几分钟。但是与动口讲不同的是,动手练能直观地让学生衡量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教师直接通过学生练地结果,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爭意识,有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动手练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一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它应该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甚至是课前和课后的预习复习练习。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知识的当堂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强有弱,有快有慢。如果教师把相同的练习任务或练习题适用于全体学生,那能真正有效的动手练起来的学生也就只是一部分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好的学生了,而对于其他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讲,这样的练习就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三、动脚走

    小学学生在进行英语课堂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该在可以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也是为了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的目的,进而以教学的形式作为载体。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并且组织一些活动,由此教师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和情境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之中,有可能时常会发现学生睡觉的情况。学生在整个比较压抑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操练的情况之中。教师如果能够适当安排一些游戏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区域之内自由走动,由此,可以使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

    笔者从教小学英语多年,观摩过不少教研课、优秀课和竞赛课等英语课。在大多数英语课上,学生均有各自固定的座位,或是传统的几排,或是稍经排列组合的几组方阵(据了解大部分是为听课临时安排的)。不管教室环境布置地有多么地生动活泼,在这样的座位设置下,学生能活动的也仅仅是一张嘴巴而已。这样的课堂虽是当下比较普遍的课堂形式,但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这充其量只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是缺失的。

    四、动脑想

    在课堂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动脑。一堂英语课程的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能够直接决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在自身的引导过程之中,应该积极地接收老师所讲授的语言知识,并且通过自身的思维不断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认为,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动起来,教师必须设计一些可行并且可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活动和内容,由此,应该根据每一堂课程的需要设定相应的内容以及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正胜.中国聋人学生英语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4,(3):17-23.DOI:10.3969/j.issn.1007-3728.2014.03.003.

    [2]邓纯旭.应用语言学与新课改在茶学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2):215-216.DOI:10.3969/j.issn.1005-2291.2017.02.142.

    [3]刘颖哲.关于中职学校肢残学生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校园英语(下旬),2015,(5):71.

    [4]刘妍.多元智能视域下音体美学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49-151.DOI:10.3969/j.issn.1008-8970.2016.03.050.

    [5]邹兴会.自然拼读法在高职视障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66,268.DOI:10.16681/j.cnki.wcqe.2017112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