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范文 | 陶红 【内容摘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育的本质与灵魂,也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基本数学知识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结合教材知识,不断开创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 创新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转换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自身发展极为有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结合教材因材施教,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意识培养,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 一、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一样的,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更能有效培养创新意识。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注意教学方式,对于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出解决方案。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将会深入思考问题本身,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有的学生解决思路与教材上的是一样的,但有些学生能另辟新径更具有创新的思维,这样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有用。只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旋转》中的《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时,首先可用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图形,包括有中心对称和不具备中心对称的图形,提出如何给他们分类的问题。例如: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学生在进行思考如何分类时,就会寻找他们的相似之处,从而对于中心对称产生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才能进一步思考问题,此后,学生就会对于中心对称的知识点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每个学生就都会有不同的解法,进而培养创新的意识,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二、体现学生主体性,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主体是学生,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的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深入的思考,对于老师的解答也没有质疑,完全丧失了自主独立思考能力,更别谈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主动进行学习探索。教师要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善于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的解题方法,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断培养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此题有多种不同解法,教师为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可鼓励学生主动上讲台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法,使得学生融入整个课堂之中,体现出他们的主人公的地位。学生在上讲台讲解的过程中,会对作辅助线有新的认识,从而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解答,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所做的努力,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使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的精神,以便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 三、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备课中才会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创新教学方法。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后,将会把创新意识与数学教材相结合,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体现于对学生的情感尊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与个人的智力有关,同样与个人的情感密不可分,初中生情感十分丰富,有热爱、追求以及探索精神,具有创新的潜力。其次,教师创新意识要以提高学生创新兴趣为目的,数学知识大多是繁琐的公式以及难懂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无聊,屡屡失败就会失去学习信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把教材中难懂的知识点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去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把数学知识内容的各类历史人物或典故等播放给学生观看,讲述公式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会更加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告诉学生方程的概念最先是出自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的,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伟大成就,是世界上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我们就更应该学好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此,学生就会为自己感到骄傲,满怀信心去学习,更努力去思考其中的奥秘,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无论学校或是教师,都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数学老师具备创新的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创新兴趣,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鼓励学生敢质疑、敢设疑、善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宁.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9. [2] 公海燕.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71.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十五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