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空间隔断的艺术化设计 |
范文 | 陈旭艳 摘要:文章基于传统文化脉络与当今发展下的隔断设计基础之上,研究在隔断设计中注入艺术特性,以创造出更具文化内涵,更符合视觉审美的艺术性隔断。根据中国传统隔断的起源和特征,总结归纳从空间设计方面考虑的空间隔断设计运用的设计策略。空间隔断艺术化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图文关系、留白三大设计策略。未来的隔断设计将向多样性、文化性的艺术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隔断隔断艺术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2-0066一02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各种新材料与前卫设计理念的发展,为空间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推动空间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作为空间的重要构件,隔断也将以新的设计支点广泛应用于空间设计之中。隔断的设计早已跳脱出传统意义上的隔断,在形态上,呈现出了一副开放多样化的景象,以传统隔断的特征作为隔断艺术化设计的基础,最大限度上满足空间的弹性设计,在满足隔断功能区划分、遮挡视线、流线规划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要起着对空间装饰美化的作用。 一、传统隔断的起源与特征 传统隔断的含义:“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立面。”[1]人类的居住形式开始形成之后,在西周时期最早出现的隔断形式是“屏风”,这时的屏风是人类最早的隔断认识,在当时称这种隔断形式为“邸”、“扆”,是一种带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在中国整个家具发展史中,传统屏风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古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器具。屏风,“屏者,障也”,即指放置于室内空间中用于遮挡视线或者挡风、人流导向的器具。跟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工艺技术与材料也不断更新,屏风的使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崇,其功能由屏蔽、遮挡之用逐渐增加了艺术趣味性。其形式、结构、图案也在不断变化,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调到多彩,发挥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空间的组织规划中,与“隔断”对立的“贯通”,在空间上讲究灵活转变,既做到空间上有明确的空间划分,又要做到空间上自然而然的过渡,保证空间的互动联系,以及光线上的相互渗透。营造了一种虚实相应、隔而不断的意境空间。 二、隔断的基本功能 现如今所使用的隔断与早期定义的隔断在形态与概念上都有所区别,从整体的空间设计进行分析,隔断的设计早已跳脱传统意义上的隔断,呈现出一副新景象,开放而多样,家具、地面设计、顶面设计等都具备着隔断的功能,如:沙发、酒柜、多宝格、地面抬高或下沉等。在现有的建筑结构空间中,对隔断的合理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对各室内功能空间进行组织规划,将一些零散空间进行整合,对于过大空间进行分割,掩饰不规则空间的缺陷,优化原有的空间格局。隔断的设计大致为以下四种基本功能: (一)空间分隔:空间的分隔是隔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不管是什么样的隔断,实体抑或虚拟,都有分隔、组织、限定空间的作用。在空间设计中,隔断既有分隔空间作用却又不会如墙体一般将空间彻底分隔,空间与空间之间依旧保持着一定联系,具有良好空间流动性,达到隔而不断的目的,同时整个空间层次也变得更加丰富福多变。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对隔断形式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封闭性空间,要求空间内部具有隐蔽性,需要采用质地较硬且通透性弱的隔断增强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分隔力度。空间的分隔力度取决于隔断的大小、材质透明度以及形态。通常宽阔高大、质地坚硬的、通透性弱、固定式的隔断对空间的分隔力度较强,这种隔断对空间限定明确,一般适用于层高较高且宽阔的空间划分;相反,尺度较小、质地柔软、通透性好、可移动的隔断对空间的分隔力度较弱,对空间限定较模糊,能够很好的保持空间的通透效果[2]。 (二)视线遮挡:在空间设计中,隔断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对视线的遮挡、增强空间的神秘感与保证空间隐蔽性,隔断遮挡视线力度取决于隔断自身的造型以及隔断的材质透明程度。与其说隔断是用于空间视线的阻挡,还不如说隔断是对视线的转移与引导[3],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对于空间的通透性、可见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空间里,有的需要遮挡视线,而有的则需要引导视线。隔断会因为设计的形态、位置以及材料的透明度的差异,对遮挡视线的力度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风水避讳中,并不喜欢入门即一览无余,讲究在空间上的曲径通幽,既保证隐私,能够达到空间的过渡,在视觉上达到若隐若现、依稀可见的空间朦胧美,使空间更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如图1。 (三)防潮、隔音、透光:不同形式、材质的隔断可以给空间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在一些小空间中,比如,书房、厨房、卫生间,为了避免空间的重叠,同时达到防潮、隔音、透光的目的,保持空间之间的交流,保证空间的通透性、透光性,透明玻璃围合是最常用的隔断方式,采用这种隔断手法很是高明,是对空间的理解与艺术的抽象加工,是模糊空间与空间之间界限的手法之一,由于玻璃的通透性,空间之间变得模糊暖昧,内外相互贯通,视里圣上达到延伸。 (四)增加空间弹性:活动性隔断能够起到一空间多用的作用,一般在多功能廳、宴会厅等大型空间中使用较多,满足人们对大空间或小空间等各种空间使用需求,此类隔断形式非常多,一般分为折叠式、拼装式、推移式、悬挂式、卷式等活动隔断。各空间存在地域文化、设计主题、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活动隔断的选择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活动隔断最大的优势在于“活动”,可以随意移动、拆除、重组等。一切服务于空间使用功能的转换,让一个空间拥有几种使用功能的可能性,在不同的情况下,随意转变其使用功能,更能贴合当下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三、隔断艺术化设计策略 (一)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的情况,指定适宜的方法,在空间隔断设计中讲究适度、适宜原则,在保证隔断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要考虑设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更适宜的设计。“因间而隔”、“因地制宜”为设计的原则[4]。因地制宜体现在对现场实际空间、所处地域文化做出适宜的设计。建筑原有的空间状况是整个空间设计的基础,空间初始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间设计最终呈现效果。原有建筑的条件限制是常见且必然的,设计师应认真分析基础条件的特点的同时,还应该最大限度发挥空间想象力,找出空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化不利为利。 因地制宜,還应考虑隔断设计如何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相融合,合理地运用地域文化作为营造手段吸收当地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寻找当地传统文化与空间隔断设计之间的共同点,并对地域文化进行解读。在理解历史的同时,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诠释与再创造,将现代材料技术、结构与当地传统表现手法和形式相结合,做到对当地传统精神的传承而非形式。 (二)图底关系:图底,起源于格式塔知觉理论对视觉心理研究的一个术语,是对于人们视觉心理变化的研究。图,封闭式样;底,同质的另一个非封闭式背景;图底关系是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隔断设计中对图底关系手法的应用,一种是通过材料与颜色的变化进行体现,形成立面隔断上的图底关系,这种方法隔断自身即为“图”又是“底”,也就是,在隔断立面上增加图案、文字或者通过材料、颜色以及灯光形成图案变化,使隔断自己有图底关系。另一种常见手段,借景,是中国园林景观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这种手法也是对图与底关系的体现。如图2,这是一个典型根据图底关系原理设计艺术隔断。底,颜色统一、没有多修饰,图,通过对底有计划性地开洞,摄取另一边已设计好的“画面”,以此体现图与底之间的关系。 (三)“留白”:“留白”手法,是中国国画对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之一[5],在国画绘制过程,“白”,指画纸的质地,与绘画主题素材之间相互补,形成“无形”与“有形”之间的对比,两者共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维空间中,“留白”并非停留于二维平面意义上的概念,隔断的设计,可以通过这种“有形”与“无形”的对比,使得主题形象幻化,“留白”作为一种追求空间视觉美感的设计手段,强调空间意境氛围的营造[6],是外在的形态与内在含义的综合。 隔断艺术设计以形的化繁为简、色的虚实对比等凸显出“留白”手法,产生视觉上韵律节奏感,进而塑造室内空间的整体意境和美感,更符合人们的空间观追求。形的化繁为简,通过对装饰元素的去留选择,并非单纯的元素堆砌,形成“有”与无的对比,以达到对老子无形之“象”美学观的追求,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也为隔断“留白”设计手法提供了理论支撑;色的虚实对比,寻找色彩与空白的比例搭配,以及深浅变化,形成空间虚实空灵的意境。 四、隔断艺术化设计展望 (一)形态的多样化: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出现,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现,借助现代先进的加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隔断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方向,使以往不能实现的造型结构变成可能,以一种新的形式语言展现出新的发展面貌。如图3,设计师Taher Chemirik运用精湛而创新的现代技术,以黄铜和钢的混合材料制成了精美而优雅的几何线条隔断,轻柔、飘逸、黄白相间的曲线,如同飘舞的绸带,形成多样化的艺术隔断形式。计算的辅助设计,也为隔断的多样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增加了隔断各部件设计的精确性,使得其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空间的弹性需求。德国Formkind公司设计的三角形可变模块隔断,如图4,由许多三角形模块组成,因每个模块的标准化与通用性,所以各个构件可以任意拼接,组装成形态各异的隔断形式。 (二)内在的文化特性: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推进隔断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同时也展现现代化的空间审美,追求空间的和谐与视觉表现效果的体现。对于传统隔断发展脉络、艺术特性的研究,结合人的生活习惯,将隔断设计的重点从传统形式的沿用转变为追求文化地域性与功能的创新,衍生隔断的一些新功能,注重隔断在空间中的视觉表达以及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文化特征的隔断形式。 纽约女艺术家Mantzalin的绳隔断设计,如图5,镂空的手工编织图案,将各个空间分隔且又相互渗透,以麻绳这种天然古朴的材料,传统的手工编织工艺,运用到现代的隔断设计之中,保留了其“意”而非形,这些传统元素蕴合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所传达的信息是无可替代的。 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先进的工艺技术与材料以及前卫的设计理念,使隔断设计向多样化、艺术化方向发展,提升了隔断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隔断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物质支撑。隔断艺术化的设计,推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促使隔断更加重视空间中的视觉表达,展现空间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同时也不同类型的空间表现提供了多种选择。一方面,满足人们空间审美观的,另一方面顺应新形势下的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隔断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9-20. [2]田宝川.再造空间:室内空间的分隔[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52-54. [3]刘天杰.隔断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10-14. [4]李鹏程.传统元素的解与构[J].设计,2006.(4):70-71. [5]于美群,苏景荣.浅析中国绘画的“留白”之美[J].琼州学院学报,2008.(4):70-71. [6]韩兵.对设计中留白的再认识[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3):1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