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教育需要温暖的等待
范文

    寇玉菊

    【案例背景】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中或许少了一份乖巧,多了一些叛逆;少了一份顺受,多了一些桀骜;少了一份稳重,多了一些张扬。对于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孩子,老师在批评的声音之外,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更重要的。

    【案例回放】

    今年暑假,收到了一封学生的邮件:

    “尊敬的老师,您好!感谢您和同学们当年对我的宽容、帮助和引领。没有你们,在当初那个贫困的家庭里,我或许会辍学,或许会走上另外的道路。如今,我已考上一所知名大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谨记您当年的教诲,不负众望,成为有用之才,报答您的深恩。”

    看完这封信,我掩卷长思。当年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F,小小的个头,一头经常浸着汗渍的乱乱的头发,有时穿着不太合身沾着油污或者汗渍的衣服,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脸上偶尔带着怪怪的笑容,露出一排不算白的牙齿。他爱动、爱讲话和不爱清洁,偶尔还欺负女生,影响了其他学生,他们都不愿意做他的同桌。

    然而这样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却经常排在班级前10名,不得不说是一个怪才。最蹊蹺的是,他经常忘记完成作业,多次“提醒”“监督”,效果不理想,但只要是感兴趣的课,他回答问题最积极,并不爱举手,总喜欢坐在座位上“吼”出来。

    F的家境贫寒。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他很多的关爱。对于他的问题,我向学校和年级组层层反映,很多得到了落实。学校免除了他的一切费用,包括所有教辅资料费、作业本费等,甚至在班委的组织和倡议下,我们班的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了捐助。

    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记得那一次是我班同学集体过生日,周五班上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开生日Party。没想到,下周一的早晨,我还在上班的路上就接到了F父亲的电话。说他们到学校来了,他儿子被我们班的某某打了。我马上着手调查,而F在将近两节课的时间里竟没有写出200字的事实说明,而所写的内容和他父亲的叙述又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连续一个星期的调查,我发现这件事情根本属于子虚乌有。

    到初三体考前夕,F貌似生病了,感冒较严重,并且在学校也有一些不好的征兆。我几次打电话联系家长,让他们带F回去输液并且做了很多的关照和询问。哪知F在某一天的电话里面这样对我说:“我就晓得,你给我妈乱说,不让我去学校。”我一时语塞。F由于带病体考,体育只考了20分,(满分50,大部分学生在43分以上)极端不理想,如果计入中考总成绩,恐怕太吃亏。考虑到F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动员他就读本校,这样可以避免体考失败带来的损失,并且还有很多优惠的条件,包括经济的和感情的。对于老师们的苦口婆心,他不闻不理,坚持考外校。最后他参加了中考,总成绩不言而喻,大概600分,失败在意料之中。最后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他回到本校就读,至少老师们可以继续帮助他,给予他这个特殊孩子一些机会,但他还是选择了另外一所高中。他所在高中的班级,恰巧我与他的班主任熟识,因此也总是询问他的情况,一直默默地关注着他的成长。

    如今,他的这封邮件让我感动万分,同时也陷入深深的思考。

    【案例反思】

    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在包容、指正和引领,我始终相信“正能量”会在适当的时候释放,从而使他蝶变。但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因为教育是需要“慢”下来等待的,并且需要我们的温情等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相信:相信人生而向善,相信觉悟成长是个体生命的本能,相信自己教育才是最核心、最纯正的力量。

    但“容错教育”并不是对孩子的过错,特别是明显的过错,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应是在容忍和善待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匡正去邪。把握好“容错教育”的度,应成为每个教育者都要具备的本领。

    首先,要坦然面对孩子的差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容许孩子有一点点差错,不仅是一种过于苛刻的要求,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敢想、敢说、敢为”的品格丧失,妨碍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能够容忍孩子在生活中的种种差错,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其次,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功。

    孩子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引导,坚信孩子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

    李政道博士在《教育和生命的重负》中精彩论述道:“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不仅要善于忍耐,更要自觉地承担起人生的重负,是将重任背在肩上,然后用手中的刀雕刻他们,刻出生命的神采,以挽留轻飘易逝的时光,实现自我生命的创造价值。”

    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容错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强调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温暖等待他们蝶变的过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