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古诗词学习积累方面的研究 |
范文 | 任亚兰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古诗词积累策略的研究》阶段性论文,立项号GS[2018]GHB3064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传承,是中国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也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内容广泛,内涵深邃,言辞精辟,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古诗词积累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而且古诗词中的思想精华对学生的三观也能产生非凡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结合自身校本实际情况,立志传承本土古诗文化。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积累方式;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31 一、古诗词学习的意义 一方面,让学生从小积累古诗文,不仅能培养其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升人文素养,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即古诗文教育是遵循“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小学生积累古诗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体会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瑰宝,在这座灿烂的文化宫殿中寻得瑰宝,使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中。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小学生的古文教育也十分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并且这样一个比例也是在逐步增加的。 二、古诗词教育的现状 古诗词的教育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古诗词苦涩难懂,和小学生平时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差别,这样一来孩子们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在学习中难以找到乐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情感与意境的体验,基本采取注释、译文、赏析这样生硬的讲解方式,在学生朗读时也基本是领读和跟读的模式,在这种不理解古诗文意思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快速地背诵了原文,很快也会将背诵过的内容忘记。还有就是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孩子们从小就会接触这些东西。所以,孩子们可能会更愿意去接纳这些新的、更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东西,导致古诗词难以应用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古诗文作者当下的写作心境,难以体会到古诗词的美。 三、古诗词教育及积累的方法 1.寓教于乐法 小学这一阶段对于一板一眼的学习方式接受度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可以将游戏与古诗词结合在一起,这样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的积累,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咏柳》一文时,可以将文章与接龙游戏融合起来,第一个学生背诵本文第一句,然后指定下一个学生背诵下句,这样依次传递下去,如果接龙失败的话,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惩罚,比如唱歌等。或者可以将文章与音乐融合起来,古诗词作品一般都具有音韵美,用音乐来营造古诗词的意境,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诵读中。比如《望洞庭》就是一首很优美的诗歌,在课上首先播放一首与洞庭湖有关的歌曲《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让孩子们对于洞庭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当中所表达的一些东西。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摆脱呆板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游戏、表演、绘画、音乐等和古诗词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积累古诗词。 2.情景带入法 将学生带入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情境中去体会作者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本身,做到理解性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在学到《靜夜思》时,李白是在作客他乡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思乡情绪,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起想家的感觉,在孩子们有了一个特定的心境之后,再去理解这首诗中的思乡情绪,从而进一步理解这首诗歌,理解之后再去记忆就很容易记住并且记牢了。 当然,情景带入法相对于寓教于乐法可能难度会比较大一些,毕竟小学生的年龄阅历可能还达不到能带入到诗词作者当下的情景中。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判断哪首诗词用哪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能收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体会心境及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长期不懈的文化浸润,立足教材,激发积累的兴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及客观条件去指导学生诵读,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的不断积累。只要教师能够扎实、坚持做好每一点,相信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古诗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创造古诗词积累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场小学746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