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理性认识——关于思维训练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 |
范文 | 程震宇 摘要: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它的教学目的不再局限于应对高考,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语言文字是大脑思维的一种反映,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思维特点与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总结了几点如何提升语文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16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长久以往,高中生在学校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普遍出现了思维能力也差的现象。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思考时,形成了固定的思考模式,在对待事物方面没有自己的主观思考,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这使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将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不清晰,主要是为了应对高考;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改变传统式机械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语文學习的乐趣。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通过思维的发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知识,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锻炼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涯内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的训练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坚持自己创作。除却课文内容增加课外新闻事实、文学书籍阅读及户外活动体验,让学生汲取更多的写作材料,帮助学生抓住中心主旨,从不同的角度以自己的思维去创新。所以,针对一个材料,要有不同的立意,取材角度要新,形式要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多种审题立意选择。最后,选出最合适的一个方面来进行写作。同时,寻找联系,能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3]。比如,在教学《草原》后,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往往学生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的制约,会进行写景叙事,而我们要对学生的审题立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体会汉族与民族的感情深切,深入到民族团结的层面,使学生能够写出自己对草原人民热爱的感情。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想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敏捷性的培育必须改变学生的定式思维,通过引导使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利用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的判断更有科学性和独特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清晰的条理和简练的语言切入重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亢奋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边城》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切入文中多次提到的“唱歌”和围绕“翠翠几次的哭泣”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中作者对人物进行刻画和烘托环境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更好地品读小说的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个重点中心,让学生找到中心点后开始展开思维联想,从点到面,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找出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敏捷性,能够快速地对事物做出反应。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更便于自主学习和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摆脱依赖教师的习惯,学生要学会主动理解知识内容,再形成结合自身理解且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知识总结,通过自主总结的知识结构,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知识的整体脉络更加清晰明了,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对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关键任务便是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寻找课本知识内容的规律,将规律串联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连贯性的知识脉络。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跟随课本内容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不再依赖于教师或参考资料。对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它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便体现在它没有标准的答案,在答案解析上,有着多个角度、多个反面的分析和解释,语文的灵活变通性使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不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框架中,要通过尊重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擅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项链》这篇文章时,可以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中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具有极强的虚荣心和享乐思想,但她在参加上流社会的活动中,因为丢失“项链”让她背负上了惨重的代价。对此,按照普遍的思维方式来看,不少人会谴责主人公的虚荣,为后面背负代价感到报应所致。然而,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可以发现主人公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现实的道德品质。通过质疑和创新的思维,学生更全面地看到了事件背后的好与坏,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得到心灵的升华。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的思维习作进行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归纳思维、因果推论思维、辩证思维、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在写作内容上新颖别致,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在写作中使自己的观点立意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灵活发散,根据事物之间的发展进程、情感变化进行联想,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除此之外,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内心情感,使作文更具有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中学245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