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范文

    张剑超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很多学校的教学也陆续进行改革,中学生物教学已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借助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越来越多的生活知识,同时让其逐渐形成爱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当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学所提出的需要,进而导致制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陆续开始就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生物;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09

    实践表明,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以有效地提升。针对中学生物的教学来说,教师也需要依据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增强学生在课上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因为中学生物的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导致很多教师都沿用着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的思维模式难以得到提升。小组合作方式在中学生物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缓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一、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有误

    中学生物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错误主要指的是,部分生物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在课上教学期间并未结合生物课本内容的主要特征与学生具体的接受能力,只是单纯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目的的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开展教学。通常表现为,在课本当中有部分不适宜开展小组合作的相关内容,仍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在课上教学期间未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课本的难易度就毫无准备的对学生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2.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学生对小组学习的参与度不够

    通过对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的小组合作方式展开研究不难发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的参与程度与学习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的参加积极性比较高,會主动配合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当中,应认真去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还有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接受知识的水平相对较低,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交流当中通常都是沉默寡言,只是敷衍了事的在一起坐着。这样不利的教学情况通常会导致中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后的受益要比班级教学当中的受益还要小。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做到科学分组,合理选题

    针对中学生来说,学生在性格特征、学习能力以及整体素质这些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据这种情况,在开展中学生物的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目的性地对学生做科学化的分组,确保所有学习小组当中的学生在能力上都差不多。并且,应该就教学的具体内容作为切入点,合理的选题,确保所有学生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都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参加到教学当中来。这也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通常而言,所有小组内的成员尽可能不要超出6个人,再依据学生具有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喜好,尽可能挑选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这样既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又能够具有研究的价值。例如,在讲述《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这些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课题,能够将其当作合作学习的主要话题,在小组合作教学当中,教师应依据选题,设计出具体性的问题:种子萌发的实际条件究竟是什么?植株的生长具有哪些特征?指引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思考并提出一些全新的问答题,然后通过合作一起解决问题,进而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获取越来越多的生物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注重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

    在中学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这个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要勇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进行合作学习,而在这个学习过程里并不是教师主导着一切。比如部分教师在给学生讲述饮食与营养相关的知识时,就会要求所有小组都依据课本上的实验需求同时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食物营养成本的分析与鉴定,但这种形式的实验过程会使学生在实验当中缺乏主动性与研究性,因此在面对这类情况时,教师应该对实验教学做合理化的调整与优化。首先,教师应了解所有小组需要完成的合作学习任务,能够让其结合制定的实验方案去辨别部分食物当中的主要成分,但是,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示。例如,淀粉在遇到碘酒后会变为蓝色,蛋白质在遭遇高温以后会产生一些白色物质等,这部分都是实验当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自身好奇心与教师点拨的促进下,就能够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制定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这样实验的过程就会充满着针对性与研究性。例如部分小组探究玉米主要的营养成分时会将玉米纵切后放到纸上,滴上少量碘液,这时玉米变成蓝色就可以得出玉米包含淀粉成分这个结论。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能够在整体上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最后使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更好地开展。

    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小组讨论中

    在小组合作当中,需要关注学生自身参与能力的提升,将课堂全然交予学生,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在一个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重视其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应让所有小组都参加到合作学习当中来,结合借助自身所学的生物知识,主动参加到讨论当中,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彼此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有的思维方式下,努力创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比如,在讲述《哺乳动物》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来播放各种类别哺乳动物的繁殖与生长过程,接着再要求学生整理出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间的关系及其哺乳动物间所具有的相同特征。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依据课本和教师给出的相关材料,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提出各自的观念与意见,然后再把所有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就会获得最佳的结论,这样不仅仅可以优化教师所提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其合作精神。

    4.重视合作实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且思维较为活跃,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都想要探索。因此,在中学生物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应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学习当中,在有效动机的指引下,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培育学生自身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比如,在讲述植物光合作用这个实验时,教师应细致讲述该实验的操作流程,接着做相应的示范。使学生对实验流程有深入地了解,并注意到其中的规范性。然后教师再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用竞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当中。这时教师再让每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借助实验准备的器材,依据课本,仔细进行实验操作,直至最后完成。然后再就实验的速度以及效果进行评选,对获胜小组给予一些奖励。这样学生在实践期间,不仅仅能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还能够增强其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应该对小组合作这个学习方式予以重视,也需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持续研究出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当中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最后能够借助正确的研究来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惠信.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129-130.

    [2]朱学文,刘志强.浅析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54.

    [3]戚巧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5):61-62.

    [4]王建华.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4.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