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范文

    张钰明

    摘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增强了数学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觉意识,自觉把握、研判和反思,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互助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优化了校本教科研方式,提升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品质,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升,实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行为;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3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农村学校教育转型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秉承“融美”的核心理念,追求“让数学教师幸福的教,让学生快乐的学”的办学愿景,这些必须致力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素养整体提升,以突破农村学校内涵式发展瓶颈。

    2.农村学校数学教师队伍素养整体提升的需要

    从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看,我校青年数学教师比例过大,高层次骨干数学教师队伍不够强大,且不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瓶颈现象”。当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自觉程度低,经验成分重。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数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而忽视对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与研究;数学教师的注意力大多集中于学生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很少去自觉把握、研判和反思教學行为问题,而影响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改进与教学智慧提升。

    3.农村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品质提升的需要

    在教育转型背景下,我校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数学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数学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效益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意义所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将深入思考“成绩与成长”“个性与通识”“教研与教学”等一系列和教育转型密切相关的问题,努力加快金家坝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努力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品质。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基于数学教师教学行为问题解决的多种形式的课例研究,变革农村学校校本教科研方式,探索改进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途径与策略,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品质,从而形成丰富内容、鲜明个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数学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数学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数学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数学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数学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觉意识,自觉把握、研判和反思、研究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与互助合作能力,提升教学智慧。

    2.通过本课题研究,重视对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与研究,优化校本教科研方式,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品质,促进初中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习素养提升,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金家坝中学为样本

    2.教学行为及其课例研究方式的文献研究

    3.旨在改进教学行为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课例研究

    4.旨在改进教学行为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研究

    5.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主要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研究

    6.基于课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个案研究

    研究重点:上述第3、4、5项子课题为本课题研究重点。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整体规划:充分调研农村初中内涵式发展中“教学行为”现状与问题,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与重心,完善研究实施方案,包括各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科学制定研究计划。

    2.分头实施:运用系统思维,确定每学年研究重点与难点,在数学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与研究、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行为改进以及数学课堂“主要教学行为”改进等方面有序分步实施,落实研究内容;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与研讨交流活动。

    3.过程调适:在研究推进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进程进行总结反思活动,并与专家引领相结合,适时对课题研究方向与重心进行调适。

    4.综合成果:对农村初中教学行为改进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形成课题研究的整体性成果。

    (二)研究方法

    1.课例研究法:在本课题中,将本校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真实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解决,“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观课、评价反思、分享成果”等步骤进行多种形式的课例研究,诊断分析教学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方法,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数学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

    2.经验总结法:本课题根据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更好地指导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活动。

    3.数学课堂观察法:本课题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组的观察,收集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偏差的类型,并总结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各种策略。

    4.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行动研究主要指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行为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偏差的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5.文献研究法:在本课题中,通过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与“课例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11月):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网络化管理制度,实行各子课题招标制度和课题研究任务下达落实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课题的数学教师进行相关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加强“基于课例研究的改进教学行为策略”专题理论的学习及培训,学习课題研究方案,明确各个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操作要略。这阶段的主要成果是形成了本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21年6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建立子课题组,使课题组(包括各子课题)实验数学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侧重点的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级的研讨活动(包括主题课例研讨课、实验论文交流、专题沙龙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实验数学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一步实验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实验方案,夯实学期、年度及中期实验研究。本阶段的主要成果是形成了校本研究方法,学科研究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21年7月—2021年12月):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课题研究的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同时就根据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及推广宣传,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推出以教学行为改进成长案例为主体的论文集。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数学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是数学教师的个人素养与教育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是决定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与关键,改进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范式的转换上。

    1.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应追求“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学科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在关注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应强调“数学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应该包括情感……,还关涉学生意志、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学科知识是由“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组成的。优化“数学学科知识”,提升“数学基础学力”,必须把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条循环往复的运动路径。数学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的过程,而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价值取向,发挥教育智慧,运用教育艺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个性的发展。

    2.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要遵循“对话哲学”的教学观

    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材、数学教师、学生等要素构成的,如果把学生置于“教学三角模型”的顶点,“把数学教师和教材视作构成对话性事件过程的‘应答性学习环境要素,则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对话哲学”。教学对话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数学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学生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和构建者。”

    遵循“对话哲学”的教学观,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与世界、与他人、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互动交往,在动态开放的数学课堂上合作发展,在倾听关爱的心境里创造生成。

    3.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需倡导“教育鉴赏”的评价观

    美国著名教育家艾斯纳强调“教育鉴赏”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性,“鉴赏是欣赏的艺术”,认为这是教育评价的第一必要条件。“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客观地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教育的效果。这也是素质教育评价区别于应试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要借助于教育评价的改革,矫正考试评价的功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的发展性评价。”

    倡导“教育鉴赏”的评价观,要求数学教师改进教育评价行为,实现评价行为的“三个转变”:从学业评价转变为学力评价,从单维评价转变为多维评价,从终极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

    4.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宜运用“课例研究”的研究范式

    课例研究是建筑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上的,它源于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与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摒弃了华而不实的“作秀”研究,符合数学教师实际需要。主题化的研究内容使教研组活动更有针对性,基于突出问题的研究使活动目的性更强,避免了教研活动的随意性。“课例研究”这一“草根”式研修方式改进教学行为,切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课例研究重在发展农村数学教师的行动智慧,并进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依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依然会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相连,在教中研,以研促教,让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实效性充分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学校,江苏 苏州215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