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
范文 | 刘美玲 教学目标: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3.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的内容,学习用“奇思妙想”的方法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4.激发学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感受到童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王葆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内容,学习用“奇思妙想”的方法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人物王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故事里鲜活的童话人物形象,陪伴我们一起长大。学习新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大声地说出童话人物的名字。 师:这个孩子的名字叫王葆,他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的主人公。快听!他有话要对我们说。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很爱听故事。) 师:王葆的自我介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继续了解王葆,揭开宝葫芦的秘密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詞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词读音,指导书写生字。 1.强调多音字“冲”的读音。强调“矩”读三声,在“规矩”词语中读轻声。 2.指导书写 “舔”字。强调左右结构部件组合的时候要做到:笔画穿插不分家。指导易错字“葵”,强调上下部件组合时要做到:向上看齐字不偏。“瘦”,强调半包围部件组合要做到:左包右露呈梯形。 三、整体感知,再识人物王葆 词语联想,概括主要内容 师:你能根据每一组词来说说初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呢?(板书:做自我介绍、奶奶讲故事、想得到葫芦。)我们再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通过王葆的自我介绍,我们知道了他和我们一样,都喜欢听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语句里你还能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把特点写到句子旁。 2.学生汇报交流。朗读课文的5~14自然段。 四、自由想象,编童话讲故事 奇思,补充情节讲故事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找一找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 2.按照“人物——葫芦来历——神奇作用”的顺序来汇报梳理故事梗概,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3.宝葫芦实在是太神奇啦!请你选择奶奶讲的一个故事,加上你的想象,把宝葫芦还有哪些神奇的作用补充完整,然后和你的同桌来讲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同桌讲故事要求:(1)你来讲我来听。(2)相互补充提意见。总结:我们通过大胆、奇特的想象——奇思(板书),让故事情节更加离奇,奶奶的故事也更加吸引人。 妙想,合作创编讲故事 1.宝葫芦可真神奇!一年又一年,王葆听着这些故事慢慢长大了……指名读课文第19~21自然段。 2.你能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吗? 3.有一天,王葆真的拥有了神奇的宝葫芦,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课件出示: 我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 大家猜想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读读《宝葫芦带来的变化》片段。 4.能说说你读过的感受吗?总结:正是因为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的具体想象——妙想(板书),故事中人物才活灵活现,让我们产生共鸣。 5.下面我们也运用“奇思妙想”来编故事。 课件出示: (1)我和同学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2)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 明确要求:(1)以第一人称“我”来编。(2)“奇思妙想”独立编。(3)合作补充来串联。 6.选择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再次总结:“奇思”创编离奇的故事情节(板书),“妙想”让人物特点鲜明(板书)。这个方法也是我们创编故事的“宝葫芦”。情节离奇,人物鲜明也是童话的特点。 五、对比猜想,延课外读故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只是这个故事一开始的情节,你们想不想再读读其他情节呢? 补充阅读:《放弃宝葫芦》片段。 师:同学们猜一猜,王葆为什么放弃神奇的宝葫芦呢?对,因为他懂得了靠宝葫芦不动脑筋、不劳而获不是幸福而是烦恼,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看来,仅仅从课文中我们认识的王葆还不够全面、正确,要想真正了解他,还要走进这本《宝葫芦的秘密》。 介绍《宝葫芦的秘密》,激发阅读兴趣。 编辑/赵卓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