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
范文 | 吕侠 赵文宇 董佩佩 潘涛文 尚东 林敏 张琳 张建斌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中,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课程思想和政治元素丰富。将思政教育引入细胞生物学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笔者根据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提炼其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嵌入、渗透和延伸方式,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细胞内膜、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等细胞生物学中重要知识点中,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1?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10(a)-0064-04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biology course LYU Xia1? ?ZHAO Wenyu1? ?DONG Peipei1? ?PAN Taowen1? ?SHANG Dong1? ?LIN Min1? ?ZHANG Lin1? ?ZHANG Jianbin2 1.Colleg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Dalian Medical of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44, China; 2.College of Pharmacy,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1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mode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is the key to realizing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Cell Biology is a required basic course in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its curriculum is rich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of cell Biology, it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 rigorous scientific style and patriotic thought.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of Cell Biology, the author further excavates and extracts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By means of embedding, infiltration and extension, the concept of Serengthen morality eduction was integrated into important knowledge points in cell biology, such as cell intima,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etc., so as to make it go hand in han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Key words] Cell bi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ase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该讲话为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突出了其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其与高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新要求。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对于高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整体育人格局,具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意义[1-2]。 1 细胞生物学课程简介 生物学大师Wilson曾于1925年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3]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神经活动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都要以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阐述。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和死亡调控了所有生物的生命发展过程[4]。不仅如此,一切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生发展过程同样需要到细胞中寻找答案。因此,细胞生物学既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同时是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是一门枢纽学科和前沿学科[5]。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目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机制,了解本学科重要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理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临床医学课程和医学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6-7]。 2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细胞生物学》分别从细胞、细胞器和分子3个层次上描述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介绍了细胞某些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1]。该课程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相关理论和原理涉及到生命健康的方方面面,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实用性强等特点。《细胞生物学》中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针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讲授,容易忽略该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弱化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8-10]。将思政教育引入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同向同行,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开拓学生对本领域的认知和视野;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职业道德精神及献身医学的精神[11]。 3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3.1 在细胞内膜系统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内膜系统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显著特点之一,其意义在于:大大增加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特别是多酶体系提供了大面积的结合部位[12]。在细胞内膜系统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提高了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懂得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既要保持独立性,又要遵循社会规则。 举例说明:学习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时,专业知识内容包括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RER)和滑面内质网(SER)两种类型,RER执行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修饰与加工、脂类合成的功能,SER执行解毒作用、脂类合成和糖代谢的功能。可以看出有些功能是RER或SER单独行使的,有些则是它们共同行使的。就如同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合作、讲究团队意识的社会,一个人很难独自完成一项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又如学习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时,专业知识内容包括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的细胞器和生物段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更新组织的需要[13]。就如同世间万物都存在新陈代谢现象,推陈才能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可以通过讲授哥白尼提出著名的“日心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的“地心说”错误说法,进一步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思政教育。 3.2 在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细胞信号转导主要研究细胞感受、轉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对代谢生理反应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即外界刺激和胞间信号怎样作用于质膜(或胞内)受体,然后如何跨膜传递形成胞内信号,以及其后信息分子级联传递,生物信号逐级放大,引起基因表达和代谢反应的变化等内容[14]。细胞信号转导与新陈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免疫、生长发育、细胞的分裂、分化、转化、增殖等重要生命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解决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最重要的依据。在细胞信号转导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系,培养学生螺丝钉精神,与国家民族和谐统一。 举例说明:G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膜表面受体,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众多药物和毒素攻击的靶位点。当G蛋白与GTP结合时,为活化状态,可顺利传递信号;但是当其于GDP结合时,则变为非活性状态,信号传递终止。因此G蛋白相当于一个开关,决定了信号转导是否发生;如果这个开关被破坏,会导致信号转导异常,最终发展为疾病[15]。就如同国家机器运行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通常扮演G蛋白的开关作用,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调价经济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结构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国家宏观调控这个开关,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必然会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生矛盾。国家宏观调控在房地产市场中体现尤其明显,国务院经常发布一些诸如限购令等行政命令,避免房地产过热或过冷。又如:学习cAMP-PKA信号传递途径时,信号的级联放大效应,就如同生活中很多小毛病,日积月累会形成坏习惯。很多违法犯罪也是从小错误逐渐累积起来的,因此有必要提醒学生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要因为一些小缺点,导致自己丧失重要发展机会。 3.3 在细胞增值与细胞周期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细胞增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机体修复、个体发育、种族繁衍等都离不开细胞增殖,包括细胞分裂和生长。细胞分裂是指亲代细胞经物质准备,分裂产生子代细胞的过程。细胞周期是指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16]。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职业道德精神及献身医学的精神[17]。 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为保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遗传物质经复制倍增后,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如同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化历史传承,是一代代华夏儿女用实践贯彻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将其延续到今天。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的瑰宝,其内蕴含了诸多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学生来说,通过细胞增殖的学生,延伸到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培养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将这种自豪感转化成建设祖国、献身医学的动力。又如通过讲授“细胞增殖的周期”深刻理解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和复杂性,生命是从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连续过程,因此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从头开始的过程。就如春夏秋冬,四季流转,是一年又一年的开始与终结。 3.4 在细胞分化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18]。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经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在细胞分化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可培养学生学会制订合理的人生目标,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情怀[19]。 举例说明: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已经确定了未来向着特定方向分化的命运,受到约束后向着特定的方向分化。决定之后,分化方向一般不会中途改变的。就如同在座的同学们在正确的人生观导向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考大学报志愿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决定来到医科院校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白衣天使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一规划是可预见的既定命运,因此有必要引导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将来以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奉献医疗卫生事业。又如细胞分化的方向可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比如环境污染导致鱼性别转换。可以通过讨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这一主题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增强学生为子孙后留下蓝天碧水绿地青山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5 在细胞衰老和死亡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细胞死亡是细胞衰老的结果,是细胞生命现象不可逆的终止,包括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两种类型[20]。在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使同学坚信科学的发展能够造福人类,造福自然,造福世界,改变未来,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举例说明:细胞凋亡是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故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但是这一程序性死亡并不是毫无价值的,细胞凋亡是保证生命健康发展重要保障之一。如果细胞不再凋亡或凋亡异常,会导致癌症发生,因此需要科学对待细胞凋亡的发生,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也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王晓东在细胞凋亡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发现。他和助手们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于2000年发现一种神秘的线粒体蛋白质Smac,这种蛋白质可以打破肿瘤组织屏障,诱导肿瘤细胞“自杀”,对癌症治疗研究产生巨大推动作用[21]。通过这个案例,以王晓东院士坚持科学研究方法、刻苦奋进、锲而不舍、越挫越勇、团结合作的优良品德作为价值引导,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3.6 在干细胞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的细胞。干细胞存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医学上称之为“万能细胞”[22]。按生存和發育阶段,干细胞可以大致分为两类: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在干细胞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打好向科学进军的基础。 举例说明:干细胞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帕金森综合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23]。干细胞治疗科学研究在我国受到国家和地方陆续颁布的多项利好政策的支持,干细胞临床与应用是未来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能弯道超车项目的不二之选。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学生心中播种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火种。又如胚胎干细胞在理论上讲可以无限传代和增殖而不失其正常的二倍体基因型和表现型,所以可以对其进行体外培养至早期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基因型和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个体,这在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到由于人们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许多珍贵动物急剧较少,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增强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社会责任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因此专业课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还要对学生授之以德。高校专业课程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细胞生物学这门重要课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课堂教育全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专业引导与价值教育的多重功能,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勇,张玲.生命教育: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J].医学争鸣,2019,10(5):22-25. [2]? 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9(2):72-75. [3]? 陈桂林.高中生物学中的H~+与细胞生命活动[J].生物学教学,2017,42(11):74-76. [4]? 李文强.改革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76. [5]? 刘兰,张勇仓,钟铧,等.多学科知识融合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4):115-116. [6]? 王双双.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25-26. [7]? 邱小燕,王炜,李跃民,等.“模块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8):1611-1614. [8]? 黄坤艳,杨美娟,韩庆典.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9,41(6):119-123. [9]? 张帆涛,蔡险峰,陈雅玲,等.例谈《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43):56-60. [10]? 易岚,李国庆,贺庆芝,TBL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5, 12:124-128. [11]? 赵咏梅.细胞生物学综合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3(1):119-122. [12]? 孫晶,王巍,田野,等.内质网应激相关活性氧及其机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6):42-44,54. [13]? 肖超,宋志霞,贾晓丽,等.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L和S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18,38(6):10-14. [14]? 杨宗纯,郭霞珍.对细胞信号转导与五脏应时研究相关性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974-976. [15]? 林卓超,黄晓玲,余榕捷.G蛋白偶联受体的核转位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12):2413-2423. [16]? 梁彬,邹向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及抑制因子与肿瘤[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1):1378-1380. [17]? 徐启江,周波,闫海芳.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9, 37(4):21-25. [18]? 贺旭峰,娄向新,朱华锋,等.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49-52. [19]? 李秀荣,李世海,杨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青海医药杂志,2019,49(10):70-72. [20]? 马盛,李筠.受细胞内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死亡机制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4(6):747-749. [21]? 方敏,王晓东.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1):1-10. [22]? 吕梦婷,黄晓桃,吴云霞.中药对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10(5):261-264. [23]? 杜楠楠,汪引芳,张鹏,等.中药单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3):30-33. (收稿日期:2020-04-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