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为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坚实平台
范文 郑秀英 姜广峰 白守礼 付志峰 郭广生
培养创新人才,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尤其在我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创新人才培养更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和迫切目标。然而,怎样为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坚实平台、营造学术氛围、落实制度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新的关注点。北京化工大学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逐步形成和完善了高层次、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则是实现人才培育目标的具体路径和实施蓝图。目前,我国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划都进行了精心修改并能做到与时俱进,但我们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创新规划,从“顶层设计”抓起,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规格标准,科学地调整、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以创建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品牌(优秀)实验室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专业、课程、实验室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提高教育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的问题。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的学生主体观,建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充分体现人性化,实现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4年不断线;坚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生发展观,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的原则,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逐步形成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坚持“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从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型”教学模式向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组建实验班,开设新生研讨课,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增加弹性、多样分流、因材施教的思想。
学校还进一步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设置部分研究生课程供高年级本科生选修。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参与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代表的第二课堂,对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设立创新学分。例如,生物工程专业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前3年以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为主,毕业环节的时间由过去的18周左右延长到32周左右,使学生能较早地进入毕业环节,接触科研课题,有较长的时间接受比较完整的科研训练。学校新一轮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要求每个专业必须明确本专业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分析,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二、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四层次”精品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细胞工程”,是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是实现人才目标的知识载体和信息优势,而课程建设则成为高校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学校先后制定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和评价体系,决定分层次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在长期建设优秀课程的基础上,1999年学校在校级重点A、B类课程中,评选出11门优秀课程作为首批样板课程进行建设,同时制定了样板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01年学校确定把“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作为国内名牌课程进行建设,同时新增9门优秀课程作为第二批样板课程立项建设;2003年学校制定了“质量工程”5年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建设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0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00门院级精品课程”的任务;2004年出台了落实“质量工程”的2003年~2007年精品课程建设规划;2005年,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梯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国家精品课程达到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达到32门。各门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以数量的绝对增长为终极目标,自我形成的“四层次”建设模式的目的是要在全校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氛围,让教师知道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总会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有榜样的阶梯式建设有力推动了创新人才“细胞工程”的建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渐进发展的能量。
三、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是一种更好的学习,因此学校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化工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以理工为主的化工大学格外强调以动手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为了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从转变观念入手,早在2001年就召开了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对全校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的建立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三层次”是指校级基础课程教学实验中心、院级学科(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实验中心及系级专业(跨专业)特色方向教学实验室。“四模块”是指实验教学模块、工程基础训练模块、生产过程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模块。目前,学校已建有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校级机械工程训练中心,5个院级教学实验中心,22个系级专业实验室,10个校内实习基地和5个创新基地。其中,化工、化学、物理和电工电子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创新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组互动、小组探讨的形式,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学习模式。通过新生研讨课,架设起学生与教授之间互动的桥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索、研究和批判的精神。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训练交流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立项资助。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不同学科类毕业环节分类指导,严格监控选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而且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诚信学术的管理要求。
四、注重基地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改特区”
教学基地是为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而提供的教学保障,基地是教学的组织平台,是整合资源的制度保障,是孕育新的活力的试验田。在这个“特区”中无论政策、制度还是管理都以满足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宗旨。学校立足于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完善,致力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继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国家基础课程化学基地之后,2000年起,又投入1,000万元分别建设了“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的教学基地,同时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2004年,“工科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秀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先后被列为国家正式基地。学校教学基地的建设派生出一批综合性、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并且研制出科技含量高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例如,拥有“物理化学”和“大学化学实验”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优秀教学基地,改革原有的4大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体系。
实践表明,教学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辐射到全国。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研究成果。
五、“产学研”相互促进,全方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大职能,是高校经常性也是根本性的工作任务。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也是高校的教学原则之一。学校依托大化工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产业化程度高的科技成果优势,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探索出解决实践教学难点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学校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2000年,学校在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时就考虑使科技园成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园、教师的科研园和高新技术的示范园,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体。目前,在学校大学科技园内建有10个校内实习基地,有效地改善了实习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基本保障。学校建立起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这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例如,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合作,建立了华北制药集团等3个生产实习基地,沈阳红梅集团等4个科研成果中试和工业放大基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发酵菌丝的综合利用”,最初的想法就是学生在华北制药集团实习中首先提出的。学校利用科研项目多、成果转化率高的优势,积极为校外实习基地所在单位提供科技服务,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学校拥有80多个校外固定实习基地。
六、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开展多层次的课外科技活动
完整的大学教育除了教室、实验室等课堂式的学习,还包括实习、社会实践等非课堂式的课外学习,他们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俗称第二课堂。学校一直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积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学校采取学生独立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学生导师制、提前进入毕业课题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如有“科技学术月”、“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280篇;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获北京市特等奖1名;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有8个队获全国一等奖,10个队获全国二等奖,40个队获北京市一、二等奖。2002 年,我校学生在全国高校4,448 个数学建模参赛队中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效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理念和多元价值作用的过程。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显著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必将推动学校向建设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郭广生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付志峰系该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 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