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创”带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
范文 | 张红斌 [摘 ?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导向,思政教育理应借助双创环境与资源优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时代趋势,实现“思政”与“双创”素质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双创”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其现实价值,据此提出了“双创”带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这一方面深化对“双创”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重要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具体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建构起一套适应新时代“双创”氛围的思政教学系统。 [关键词]双创;高校思政教育;教育模式 “双创”带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1.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面向的均是在校大学生,立足于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十三五”时期完善高等学校设置工作制度》等文件的要求,培养“德才兼修”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在增强学生发展能力、创造良好前途的同时,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均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其未来发展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人才。因此,“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并不冲突,而且“双创”侧重于培养学生之“才”,“思政”侧重于培养学生之“德”,“德才”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反映了“双创”教育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2.具有共通的人才培养内容 深入分析发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还具有共通的人才培养内容。首先,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双创”活动,包括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大赛等,一方面设置有“红色赛道”或者是“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鼓励学生策划和实施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革命老区、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思想教育相关的项目;另一方面从宏观上要求各类竞赛项目具有“正能量效应”。这充分反映了“双创”工作中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之一便是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目标、昂扬斗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辉煌事业,这也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充分反映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共通性的内容。 3.两项工作相互促进与发展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共通的教学内容,从而决定了两项工作必然会相互促进与发展。一是“双创”宣传、教育、竞赛工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思想性、政治性的元素,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积极的政治观念素质,通过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切身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双创”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无论思政课堂,还是思政班会、主题讲座、专题论坛、校园宣传活动,均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清晰明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和参与“双创”活动,这也反映了双创带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双创”带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 1.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 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高等院校主要是采用思政课堂、常规班会、主题讲座、专题论坛、校园宣传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活动,停留在“单向化”的说教上。这或者是导致学生对空洞、抽象的理论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是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停留在浅层次、初级性层面上,弱化了思政教育效果。“双创”背景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双创”宣传性、教育性、竞赛性活动,融入大量与政策要求、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相关的思政内容,促使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信息、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观念。这显然可以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学生的思政内涵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性、政治性、道德性、生活性、情感性素质,涉及海量而深厚的内容,由此被称为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局限在教材和政策要求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受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思政教学内容呈现出空洞性、理论性、初级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受教学理念的影响,促使思政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状况乃至于脱离现实社会实际情况,导致授课内容陈旧、落后的问题。高校“双创”围绕着创新、创业展开,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种项目、各类形式,而且每一个活动均秉持着积极性、正能量、实效性原则。“双创”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显然可以大大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化与生活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3.发挥思政教育应用价值 从根本上来说,高校思政教育并非是单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道德、生活、情感修养,本质上则是为了有效地塑造学生外在行为方式,将内在思想、精神、观念转化为外在实际行动,成为一个能够遵守社会法律与伦理道德规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创造个人事业的优秀人才。常規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上,无法将思政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导致其缺少“临门一脚”的终极价值。而“双创”活动恰恰为思政教育的“实践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双创”竞赛活动,尤其是通过“红色赛道”或者是“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思政内涵,更好地立足于思政知识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将所学习的思政知识付诸实践。 “双创”带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设计 1.从思政角度来解读“双创”项目 创新创业宣传、教育、竞赛活动始终秉持“正能量、正效应”这一基本原则,促使与“双创”相关的活动均具有了思政层面的要素,从而也具有了思政教育价值。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双创”项目的思政教育内容及其所具有的思政教育价值,展开对双创项目的思政解读与教育活动,从而将校内“双创”活动打造成一个崭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具体来说,高校教师无论是进行双创宣传活动,还是进行双创内涵、价值与意义教育活动,或者是组织学生参与双创比赛,均可以率先从思想、政治、道德、生活、情感等方面系统解读“双创”活动内容,细分每一项思政教育内容及所表现出的现实生活、学习、创业的指导意义,促使学生在认知、了解双创项目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内容的熏陶,进而提高个人思政修养。 2.立足思政内容实施“双创”活动 高校“双创”工作的主体内容便是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一方面各类“红色赛道”或者是“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本身便是要求学生策划和实施具有思政思想和内涵的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其他竞赛活动也必须体现出“正能量、正效应”的基本原则。这反映出优秀“双创”项目离不开思政内涵的支撑和指导,具有思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高校教师应立足于思政内容实施“双创”活动,一是结合双创项目要求,积极寻找具有良好思政宣传与教育内涵的创新创业项目,策划出系统化、实效性的方案,充分体现其思政宣传与教育价值,而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二是在策划其他类型双创项目之后,能够深入挖掘其思政思想内涵,间接性地反映其思政宣传与教育价值。这对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生活、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双创”思政教育效果 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双创”项目特征,对学生实施通识型、嵌入式、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活动。“通识型”思政教育是指通过“双创”项目来重点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启发创业意识、挖掘持续创业能力、增进爱岗敬业素质、塑造政治道德修养等。“嵌入式”思政教育是指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挖掘其常规性或者是实效性的思政思想内涵,或者是体现的创新精神,或者是表现出的拼搏精神,或者是呈现出的敬业精神,或者是表现出的家国意识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体验式”思政教育是指对于部分优秀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鼓励学生将项目付诸实施,从而在执行项目过程中来认知、感受、学习其背后的思政知识内容。 结 ?语 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也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教学氛围,而这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共通的人才培养内容、相互促进的发展特征,可以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深化学生的思政内涵,发挥思政教育应用价值,对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教师需要从思政角度来解读“双创”项目,立足思政内容实施“双创”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双创”思政教育效果,从而在校内双创教育氛围中推動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琼:《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智库时代》2019年第8期,第138-139页。 [2]李靖:《双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系架构及理论价值》,《高教学刊》2019年第8期,第36-38页。 [3]张爱丽:《推进“双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策略》,《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3期,第117-118页。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