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新取向 |
范文 | 徐兰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之下,数学学科与直观素养的结合成为体现数学课程价值的重要途径。面对改革,小学数学教师要跟紧时代步伐,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与直观素养的融合,强调对学生逻辑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本文围绕直观素质教育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意义及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直观素质;教学方式 一、进行直观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1. 简化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也更抽象化。首次接触数学公式及概念时,学生难以准确理解与深入运用,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数学课程直观素养融合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将学科中较生硬的数学概念进行简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 2. 提高学习兴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因此,在数学课程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其能够有效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通过手工折叠等实物展示方式,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体事物,掌握几何图形的具体结构与功能。 3. 提高动手能力。在数学学习中邮寄思维的形成与动手能力和动力学习相关。把直观素质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推理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值班教学的本质目的而言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在自我的探索与发现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为其全面发展做鋪垫。 二、如何将直观素养融入小学教学中 1. 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性质。小学数学课程实则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只有从整体来理解数学课程的根本性质,才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目标,整体把握好数学课程的性质,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学科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对不同的章节进行独立设置,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体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教学理念。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列举法和逼近法进行解答,同时也可以运用假设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每个步骤的详细讲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不同的方法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运用相同的思维解决同一类数学问题,也就是引入方程法。通过方程法的融合,学生能够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奠定了基础。 2. 抓住数学的本质展开教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能帮助教师与学生从复杂的概念与定理和公式中跳脱出来,能够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于学生直观素养的提高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尝试从理论传授到实践运用。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浅显的理论知识和课程结构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距离这一概念时,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应当在第二学段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日常生活中所描述的距离和几何知识中距离的不同。几何学习中的距离是指两条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而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距离则是指两点之间的长度问题。围绕这个核心概念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下个阶段学习相关知识时更加轻松易懂,实现教学的延续性。 3. 挖掘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数学学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正确认识数学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与作用。除了为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能力和理论知识外,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数学的发展史,从中为学生传递伟大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精神。在对数学进行探究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从数学规律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真实的科学精神。 4. 创设情景。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个人探究空间的创造与提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不断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最后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问题探究活动。 为学生创造最真实的情境,就是将数学问题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或者鼓舞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的存在。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将其合理地融入课堂当中。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从学生平常比较爱喝的牛奶情景中引出教学内容:“一箱牛奶有12瓶,12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呢?”通过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中引入数学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 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并且具有一定生活趣味性的学科,它所涵盖的方面是极为宽广的,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将直观素养融入小学数学课谈中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够建立起与数学之间的情感,不断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激发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 【参考文献】 [1] 董斐.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M].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184-186. [2] 卢富娜. 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 学周刊,2017(19):79-80. [3] 孙建花.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39+142. (责任编辑:邹宇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