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范文

    马军

    摘 要:专创融合课程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点,但是目前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指导理念,这使得各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本研究从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方式、课堂设计与组织、企业家学园创新思想和产学研平台运行等方面分析芬兰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期为我国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工作新思想,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振兴本科教育新举措,树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逐步深挖和扩充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学科技能竞赛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融入课堂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增强社会经济活力,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一、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专创融合课程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背景,优化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方法。以发展稳固的专业课程为基础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确立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教学导向。这种课程体系不仅融合创新和创业教学理念,同时将“单一型学科”转变为“多学科融合”,主干课程引领培养目标,相关课程为主干课程提供创新支撑,从而促进专业知识与创新知识融合。专创融合课程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和思维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缺乏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经验,以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多数高等院校以自身教学资源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潜能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联系不够紧密。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因而很难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最后,多数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和投入较少,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抹杀了师生的积极性。

    二、芬兰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借鉴

    芬兰教育理念的建立,基于满足社会需求和以学生为中心。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多年来一直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理念和思路。学校认为社会的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进步的强大动力,传统的具有历史惯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虽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仍占有稳固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知识更新应用的速度较慢,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不足以吸引和激发现代青年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缺乏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一)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方式改进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芬兰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提出的是“改进”而不是“改革”,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能太过激进,不能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试图通过“改革”去解决问题。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稳定,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根基。如果激进地采取改革,必然存在风险,会打破现有的教学平衡,教学改革可能会失败。如果失败,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下次教学工作中进行调整,但对于学生来说,失败的教学效果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教授Juha建议不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试图“改革”,需要做的是“改变”,不打破现有教学系统的运行平衡,仅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学生的反馈来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这种改变过程虽然很缓慢,耗费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但能给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在传統教育体系中会逐步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从而缓慢推动教育体系的改进。

    (二)专创融合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

    高等院校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被形象地比喻为“知识的喷洒过程”,教师将知识结晶喷洒,学生是否接受知识并将其转化成养料,就是最终评价传统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了。然而,目前的检验方式大多是通过静态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只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简单的传递,学生接受起来枯燥无味,很难将其转化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专创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在专业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转化成他们持续学习的激情与动力,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技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使其能重塑自我。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普遍欠缺对行业发展的深入了解,这使得“程式化的、陈旧的知识结晶”在课堂上“喷洒传播”。脱离了社会发展需求,课堂教学也会显得无趣,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改变这样的困境,首先,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要深刻领悟社会的发展对专创融合课程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精选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高效传递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比重,加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团队小组式学习可以促使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多元化的结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企业家学园”式的创新思考

    “企业家学园”是芬兰贯彻“做中学”(Learn by Doing)理念的典型表现形式。芬兰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经营真实的公司,了解芬兰本国及国际商务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实践操作,在与真实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提高其市场营销及商务沟通能力。经营公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形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主动补充知识缺失点,主动思考并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企业家学园”采用“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模式。“团队学习”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理论知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互相学习、交流、启发、进步,实现个体及组织双赢的结果。由“企业家学园”式的产学研创新带来的思考及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家精神”的深刻认知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企业家精神”。优秀的教师自身也应该具有“企业家精神”,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工作室创业,都要勇敢地进行自我挑战。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要具备“企业家精神”,勇于创新创业,自己却躲在“舒适圈”里原地踏步。教师应积极与其他高校、企业、行业内人士沟通交流,勤于批判性反思与创新性思考。

    2.对学生创业团队中的“教练”角色的认知

    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采用的是“教练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引导、驱动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自由多样,对学生的评价来自教练(教师)、团队成员、其他团队成员和企业。学生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调整自己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提升自我。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实施的学业导师制度与这种“教练式”的教学模式十分相似。但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往往具有普遍性,忽略了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缺乏引导学生学习与规划的技巧。导致教学任务开展后,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身潜能也得不到激发。

    芬兰的做法是“教练”与学生签订“学习合同”,“合同”里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练”通过“合同”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项目方式或创业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练”的引导下,采取探索尝试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会与“教练”一起解决,“教练”会引导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间接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终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目标。

    (四)对校企合作方式的启发

    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的工程学院、商务学院及媒体学院的学生组成“学生方程式赛车”团队。团队每年设计制作出自己的方程式赛车参与欧洲的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方程式赛车的设计、制作、营销等均由学生团队自己完成。在设计、制作、营销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学会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模式给笔者带来两点启发:第一,课程项目式合作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学校可以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成学生团队与企业合作。第二,优秀项目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深化改进的,学校要有与企业合作的长效远景与战略性眼光,不能局限于一门课程一个项目的短暂合作,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理论付诸实践,在项目的不断深化改进中提高自身各项能力。

    (五)从Demola到产学研平台建立与运营的启发

    Demola是2008年由坦佩雷市政府、坦佩雷理工大学、坦佩雷大学、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4个单位各出资10万欧元,聘请6位专业人士建立的一个产学研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学生创业平台,致力于通过项目设计把学生的想象力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Demola由一群专业人才组成若干团队,从企业中寻找各种问题,开发出相应实践项目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团队选择。Demola的专业项目开发与管理团队,在熟悉每个学生公司业务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收集来自企业的项目。通过洽谈的方式,将这些项目分配给学生公司或学生团队,以保证每个学生在读书期间可以获得真正为公司企业解决问题的实践。笔者认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在建立产学研平台时,也应明确宗旨,致力于通过设计项目将学生想象力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使产学研平台成为学生与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介质。这就要求在运作平台之初,就建立好三方资源:学生人才资源、企业资源、平台工作团队。只有这三方都稳步建设,才能确保整个平台后续运作起来。同时,在实践环节中,应鼓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有偿资助学生完成有一定价值的项目。学生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合作企业对满意的项目成果可以付费使用或独家买断。这样的校企合作方式及结果,更为合理地拓展了校企合作的范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校企合作良好发展。

    三、结语

    专创融合课程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点,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各高等院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芬兰在教学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学生创新创业主动性的激发、校企合作灵活且健全的机制保障等方面都有较为先进的做法,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借鉴。各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消化吸收芬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与改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本土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事业上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乔颖,李运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2).

    [2]宋领赟,周丽华.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19,(36).

    [3]李炎,魏雪芬,张健,等.创新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

    [4]漆亚莉.基于创新創业导向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4).

    [5]刘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商讯,2019,(23).

    责编:初 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