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范文

    万慧杰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影响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就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供给侧;就业能力;人才培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自2015年首次提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通过优化调整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以扩大有效供给,解决供需失衡问题,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也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存在部分无效供给。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重要部分,其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匹配现象,急需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错配导致的就业难问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对旧的产业结构模式进行变革,又要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和动力机制,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给就业规模和总量带来多方面的促进作用。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其占比会继续增加,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随着国民经济向第三产业发展的倾斜,其所提供的就业总量会进一步增加。其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促使不同产业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联动效应刺激产生新的行业,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也会促进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新的行业必将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最后,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产业行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不断扩大产业行业规模,而产业行业的扩大发展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二)对大学生就业的抑制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正向刺激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为促进产业升级,部分企业会迫不得已缩小生产规模,甚至淘汰过剩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规模的减小会导致企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减少以及用工需求的减少,甚至有些企业受到新进入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挤占,面临倒闭破产,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劳动力失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得行業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市场对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创新性人才需求更加旺盛,部分不具备相应知识技能、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被淘汰,形成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大多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适应市场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高校和用人市场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

    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指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比例。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生扩招政策起,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279.6229万人,2019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94.7157万人;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则比本科生人数少,2011年专科生为328.5336万人,2019年为363.8141万人。显然,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本科生过度培养的问题。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但为适应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进程,急需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然而,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向“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前社会仍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且无法提供太多的高级管理及创新技术性岗位,因此,在当前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仍然旺盛,而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还存在结构性难题。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

    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是指高校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比例。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和数量与市场需求的人才结构和数量不匹配,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专业结构性矛盾。虽然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参照标准,但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滞后性,部分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度发展,市场衍生出对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如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这些专业严重缺乏人才,而传统农业专业毕业生却供过于求。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设置应适度超前,关注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朝阳产业的发展动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成熟期”与产业市场需求“成熟期”的有效对接。

    (三)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匹配度不高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并能在工作过程中取得成效。就现实而言,很多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缺乏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创新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等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比较薄弱,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规划和清晰认知,尤其是部分学生的专业是按照父母意愿填报的,对所选专业和学校没有充分的了解,专业学习中碰到难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厌学、退学等情况出现。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投入不够,忽视了专业课程以外的技能和知识,导致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能力不高。此外,部分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交流不够密切,合作不够深入,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了解社会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机会,大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社会适应和岗位适应力差,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自身能力与单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重要因素。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高校盲目追求“升格”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逐步下放高校自主办学权,减少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行政干预,鼓励高校立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优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学科专业设置结构及办学规模等,以此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但在现实情况中,“放”的尺度和“管”的力度存在失衡,造成“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现象。同时,自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高专院校争先恐后“升本”、本科院校争相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情况愈演愈烈,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呈现层次结构性矛盾,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专业设置优化机制不健全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高校自主办学权力得到落实,但其自身权力监管机制并未同步到位,缺乏办学自我约束机制,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受人才培养规律的影响,高校专业和社会职业并不完全对应,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多数高校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亦步亦趋,缺乏抵御市场功利化的自我约束机制。比如,部分高校对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热门”文科类专业趋之若鹜,导致相关专业“热”过之后出现结构性过剩,而一些培养投入高、见效周期长但却能够引领社会转型升级的理工科类专业长期“坐冷板凳”,导致相关专业高质量、创新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

    (三)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强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拥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设施齐全的实训场地等,却缺乏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不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市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强,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创新型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業能力的现实路径

    (一)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有效匹配和引领社会需求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导致市场对劳动力专业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高校要根据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加大对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的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投入,增加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高校应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扶持新型专业,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对部分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采取“减招”“停招”等措施,不断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高校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工程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等为抓手,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强化实践育人,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将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产业相结合,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鼓励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树立科学的择业观,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在国家最急需的岗位和领域上贡献智慧、建功立业。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发挥产学研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优势,构建“开放、集成、高效”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等协同育人新模式。同时,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打通壁垒,促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平台与科研平台的有机融合,推动学校内部各单位间、校企间、校地间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教育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多渠道有效整合学校、校友、企业和政府资源,激发其动力和活力,形成多要素集成的协同育人机制。

    (二)主动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双创教育的开展

    深化双创教育改革。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构建“兴趣引导—专长学习—特色培养”三个层次逐步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多渠道整合教学资源,多平台强化实践训练,多元化改革评价方法,着力推进产教融合、科研促进创新创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完善双创学分制度。高校应适应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深化学籍管理和学分制改革,完善创新创业学分制度、学分置换办法和学位授予条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多为学生创造平台和机会,使其学习选择权得到保障、自主权得到发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潜力。

    整合双创平台资源。高校应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突出资源共享。在校内建立“基础—专业—学科—科研”一体化高水平实验平台;推进专业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融合,打通学科壁垒;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扩大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公共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及专业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依托地方政府、学校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推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

    (三)扎实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着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新空间。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和各省市的重点发展需求,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和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领域就业,主动做好毕业生基层服务工作,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知晓和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走访方案,邀请更多优秀单位到校招聘;積极与行业内龙头企业联系,主动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就业机会。同时,要营造全员参与就业的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服务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工作氛围,齐心协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着力丰富就业服务新内涵。高校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积极完善学校就业信息化系统,根据毕业生需求来推送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及就业岗位等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便捷高效、资源丰富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落实国家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培训工作规划,加强对现有师资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做到精准帮扶,使每一位就业困难毕业生都得到有效帮扶;强化就业创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结合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就业指导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为杰,李少林.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现实与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4).

    [2]巫德富,谭雪燕.“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与发展保障制度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7,(2).

    [3]马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6).

    [4]魏艳秋,和淑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效应——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责编:初 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