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
范文 | 张倩 摘 要:学生评教是高校为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以N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改进评教内容、科学运用评教结果、完善评教反馈、调整评教方式和时间等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性,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校;优化建议 随着近年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生评教作为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所谓学生评教,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参照一定的标准,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的过程。学生评教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学生评教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人公地位,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学生评教在我国高校中实际操作的时间较短,学生评教系统和制度都不够完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N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并为此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学生主动参与率不高 N大学长期以来进行评教的时间是在学生期末考试分数公布之前,学生必须进行评教才能查到期末分数,即使如此,参评率也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仍有部分学生不想查看分数故而不进行评教。问卷统计反映,有近68%的学生进行评教是为了查看期末分数,只有12%的学生选择无论是否查看分数都会进行评教。N大学某学期开始曾开展“自愿评教”,虽然经过动员,但最终只有近40%的学生参与测评。过低的参与率无法反应评教的真实情况。 2.评教指标过多,对评教认识不足 N大學的学生评教分为五大类,共计22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单看题量不多,但是学生需对每门课的每个教师进行测评,少则四五门课,多则近10门课,有14%的学生选择“对付一下,完成就行”,甚至于有3%的学生让其他同学代为评价,只有8%的同学表示会“仔细阅读内容”。另外,有32%的学生认为“评教指标不科学”,甚至有部分指标重复。对于评教的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是一个数字,不会有太大影响”,没有意识到评教对于教师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意义。 3.学生打分主观性较强 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成长环境、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均有差异,对课程和任课教师感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打分,有58%的学生就表示会根据对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进行打分。同时,学生打分还受到诸如“评教当天的情绪、心情及周边同学的看法”等因素影响,使得评教结果掺杂了过多的主观性,会影响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性。 (二)教师因素 1.职称、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等教学因素 高校专业的多样性使得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掌握的知识能力不尽相同,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63%的学生还是比较看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与信息化联系紧密”的课程会给予比较高的分数,对于“照本宣科,一味看重书本内容”的课程则打分较低。另外,教师的职称也是影响学生打分的因素之一,学生普遍认为“职称高的教师权威性比较高,更让人有信赖感”,N大学某年某学期的评教数据也表明,评教前100名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70%,。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评教打分有一定的公平性。 2.衣着、性格、与学生的关系等非教学因素 一般来说,外貌出众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好感。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打分会受到“衣着、颜值、品德修养”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有情感加分。“性格开朗、幽默风趣、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也会使得学生有打高分的倾向,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获得高评教分数的条件之一,但是也不排除有教师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而迎合学生。 (三)课程因素 N大学的学生评教,除了体育课,采用的都是同一套评教指标,但高校专业的多样性导致课程性质、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在课程性质上,像通识或是专选课主要是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多媒体等比较多,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评教打分自然比较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则专业性较强,枯燥难懂,没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评教打分往往比较低。在课程规模上,N大学某年某学期的数据显示,同为通识类课程,20~30人左右规模的课程,教师上课时基本能够顾及每一个学生,学生打分比较高;而超过100人的课程,由于学生来自各种专业,知识结构不一样,学习态度多样,从而评教打分也各不相同。在课程成绩上,虽然学生测评是在得知课程分数之前,但是学生经过上课和考试,对于课程得分有大致的心理预期,67%的学生表示评教会受到“课程预期得分”的影响。 二、学生评教的优化建议 (一)对师生加强宣传教育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评教的主体,要使评教分数如实反映教学情况,需要学生公平、客观地进行评教打分。因此,高校应该通过信息化的各种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评教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评教指标中每一项的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评教打分,使学生能够做到全面、公正地对待评教。教师作为被评教的对象,也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意义和目的有充分的认知,消除部分教师对于评教的抵触情绪,创造和谐的评教环境和氛围。 (二)改进评教指标内容 要确保学生评教的真实性,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必须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评教指标。首先,要精简评教指标,避免因指标过多导致学生耐心不够,从而随意打分,同时评价指标要通俗易懂。其次,对于学科不同、性质不同的课程,要制定不同的评教指标,在基础评教指标下,对必修课、选修课、通识类课程等制定差别化指标,扩大指标的覆盖范围。再次,在评教指标选择、制定时,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征询师生的意见,既提高了师生的参与度,也可以使评教指标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三)科学运用评教结果 学生评教只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部分反映,有的高校把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年终考核的必要条件,导致部分教师抵触评教结果,质疑评教结果的公平真实性。在梳理评教结果时,首先,应对恶意打低分的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清除;其次,要结合督导、同行的意见看待评教分数,切勿“一刀切”。 (四)完善评教结果反馈 对于每次学生评教的结果,评教管理部门应该及時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反馈给教师,可以使教师根据评教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评教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评教热情,更好地促进后续评教的开展。在反馈的结果中,相关部门要做到尽量详尽,最好是有教师近几个学期的横向比较,或是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纵向比较,使教师可以扬长避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五)调整评教方式和时间 由于学生主体的主观性,单纯的学生评教打分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上课水准,可以增加不定期、随机向上课学生发放问卷或是座谈的方式来评教,另外还可以引入督导打分、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等专业性更强的评教方式,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教师得分。多渠道进行打分,使评教分数更加全面、公正。 为了评教的公平性,评教的次数也应该相应增加。仅在考前评教,容易使学生担心评教分数过低会引来教师的报复,导致考试偏难;仅在考后评教,容易使得分不理想的学生打低分报复教师。所以,为了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增加评教的次数,至少在期初、期中、期末进行评教,其他时间随机进行评教,避免单一评教的消极影响。 学生评教是反映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反映教学需求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重视学生评教的价值和意义,总结经验,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进评教内容、科学运用评教结果、完善评教反馈、调整评教方式和时间等措施改进学生评教工作,使得学生评教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好翠.学生参与的过程性评教机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 [2]潘敏.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3]成龙.高校学生评教机制对学风建设的影响[J].智库时代,2020,(2). [4]程辉.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5]姚玉婷,袁雨馨,白秀广.高校本科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9,(12). [6]张宇.当代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45). 责编:胡 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