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 |
范文 | 郝世甲 伏永祥
摘 要:为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关系,以教育部直属6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在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高校作为我国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才战略落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创新资源、高端的专家学者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高校师资、教学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培育创新科技“后备军”贡献了力量。本文将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机理,对拓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路径和提升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创新价值。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影响高校科研绩效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检验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核心指标[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低能够影响高校创新环境和高校的产研资源,进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很多学者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展开研究。邓桦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丰富理论知识、增添创新实践经历,更能激发创新创业意识[2];姜永镔认为高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进而改善科研教学环境,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设施[3]; 楼佩煌和李强也发现高校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升创新生产力,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将学科研究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4-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取决于科研投入对科研环境的优化,科研项目及科研效果对人才培养平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借鉴学者郭俊华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研究,从转化基础条件、转化的支撑及转化的效果等方面入手,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转化效果的三个维度[6],具体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主要指高校为成果顺利转化而提供的科研经费和人才。高校的经费投入可以为学科优化、科学研究及平台建设等带来充足的资金,巩固教学资源、完善科研设备、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创新性人才专业培养质量。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引进的优秀科技人才不仅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是提升高校科研人力配置以及增强创新能力的原动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是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主要表现在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论文、著作)两个方面。高校通过聚集科研学术资源和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实力,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7]。成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研并与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学生前沿科技知识的储备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专利、成果获奖和技术成果转让及收入方面。转化收入实现了科研的转化价值和市场效益,能够激发研发人才探索应用型和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动力,提升高校的科研效率,渲染了高校的创新文化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专利及技术转让为高校与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在平台中商品技术信息流通快,学生能了解更多产品生产销售信息,掌握更多实践能力。同时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反哺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科研知识储备。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果。 H1a: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H1b: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H1c: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的关系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手段。而高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科研形式是提升高校实践教学的主旋律,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8]。 高校也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渗透,构建“菜单式”的教学形式,优化高校实践教学体系[9]。并且对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而言,多方协作是突破技术难关的关键,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实现强强联合和资源共享,也为高校培育了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科研“养分”,搭建创新实践平台[10]。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够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作用。 H2a: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H2b: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H2c: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3.高校实践教学的中介作用分析 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高校已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王娟指出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把科学研究融入教学,能够加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雷鹏等人提出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项目教学中挖掘创新潜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11]。由此可见,高校凭借实践教学可以将科研合作项目、学术交流会议等融入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张双志认为实训教学在技能大赛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扮演中介的角色[12]。余建星等人也提出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可以提高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13]。从人才发展角度出发,如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提出,人才培养應具有实践性、政治性、开放性及创新性[14]。再者从社会人才需求角度,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最终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培养平台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综上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高校实践教学能够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相关研究结构模型见图1。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变量及测量 (1)自变量。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衡量,本文借鉴了Wendy、Kim等学者的研究[15-16],在参考学者郭俊华量表的基础上[6],结合研究主题和情景,将原有的量表进行扩充和修改,分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和转化效果3个维度。(2)因变量。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本文借鉴曾月征和陈恒等人的研究[17-18]。在考虑客观数据采集的局限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选择采用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对“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分作为数据源。(3)中介变量。对于高校实践教学的衡量,本文参考了陈恒的研究[17]。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本文选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数据、学术会议参与数据、高校与企业合作项目数量及校企人才交流频率四个指标作为衡量依据。主要研究变量及含义具体如表1所示。 2.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研究选取教育部直属的6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由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具有延迟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选择2016年数据与2018年数据,以达到缓冲延迟的效果,使数据分析更具实践意义。指标数据选取如下:自变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选择《2016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内容汇编》数据,因变量(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选择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对“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分作为数据源,中介变量(高校实践教学)选择《2016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内容汇编》数据。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变量信效度分析 首先,研究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变量的信度水平。其中总体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转化效果分别为0.775、0.848、0.865,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为0.885,均满足不小于0.7的基本要求,说明数据整体及各变量数据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其次,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Bartlett的球体检验法检验变量的收敛效度。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KMO值为0.952,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为0.930,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01,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最后,对各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指标的因子荷载大多数都大于0.7,说明变量之间聚合度较高。研究使用AMOS22.0对研究变量进行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检验了卡方(401.660)、自由度(84)、卡方与自由度之比(4.782)、SRMR(0.0415)、NFI(0.943)、RFI(0.929)、IFI(0.954)指标。其中卡方与自由度之比在3~5间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SRMR的值认为小于0.08时可以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NFI、RFI、IFI的值认为越接近于1时拟合度越好。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研究的变量关系具有良好的拟合效度。 2.假设检验 为了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两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别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步,检验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在Model1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呈正向促进关系(β=0.554,p<0.001),即假设H1成立。同理在Model1a、Model1b与Model1c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及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也都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95,p<0.001;β=0.505,p<0.001;β=0.662,p<0.001),即假设H1a、H1b与假设H1c成立。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的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在Model2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存在正向显著关系(β=0.604,p<0.001),即假设H2成立。同理在Model2a、Model2b与Model2c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实力及效果同样对高校实践教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β=0.526,p<0.001;β=0.543,p<0.001;β=0.718,p<0.001),即假設H2a、H2b与假设H2c成立。 3.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间(Model1)存在正向作用力度β=0.554,且p<0.001为显著,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Model2)呈正向作用β=0.604,且p<0.001为显著,但在Model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中加入高校实践教学后促进效果从0.554(p<0.001)下降到0.151(p<0.005),影响效果为显著,说明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充当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3成立。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1)研究证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够正向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实力和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也是正向且明显的,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效果最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专利授权转让和获奖能提升创新性人才的科研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研究验证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正向促进关系。而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实力和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作用效果也是正向且明显的,其中高校科技转化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最强,认为学生能通过高校与企业专利、技术转让合作过程获得社会实践机会,而且获奖科研更能鼓励高校创新和优化实践教学。 (3)研究发现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呈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人才培养时,通过资金和人力及科研成果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2.实践启示 (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重视科教育人。在上述研究中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实践教学的正向促进效果很明显。因此高校应该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科研活动对学校教学形式及实践教学的影响能力。在提升科研实力的同时,关注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的科研发展兴趣,在条件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可以选择的个人或团体创新创业项目及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升华,使参与科研项目成为一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学校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科研成果,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是关键的科研成果,高校应该认清科研案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程度,把科研成果作为案例带进课堂,打通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的通道,把前沿知识转化为“活教材”,开拓学生科研视野。鼓励学生和教师使用本校科研成果案例作为“大创”比赛的案例分析,在比赛中挖掘成果的潜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协同育人。一方面,高校要做到整合社会和科研合作资源,为创新性人才价值发挥提供机会与平台。高校成果转化应发挥其在科研活动中的有利地位,以高校核心技术为导向,企业创新需求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创新性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加大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培训和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实现“订单式”培养,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实现产学协同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哲根,杨璐,栾绍娇. 基于接力创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4):8-14. [2] 邓桦. 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15(9):80-81. [3] 姜永镔,张虎,陈霞玲.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服务和支持大学发展[J]. 中国高校科技,2019(9):71-74. [4] 楼佩煌. 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系统[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48-49. [5] 李强,徐婉珍,沈洪锐,等. “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53-156. [6] 郭俊华,徐倪妮.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 情报杂志,2016,35(12):155-161,168. [7] 李俊杰. 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J]. 教育研究,2012,33(3):53-56,70. [8] 时伟. 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9] 刘晓楠,尹美娟,陈岩,等. 探索军队院校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有效机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S1):154-158. [10] 王娟,杨森,赵婧方. “拔尖计划”2.0背景下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9(3):19-24. [11] 李雷鹏,王立峰,倪志英. 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J]. 教育探索,2013(12):96-97. [12] 张双志. 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了吗?——基于实训教学中介效应的考察[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4):19-25. [13] 余建星,赵伟,李辉,等.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实践育人氛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8-20. [14] 薛红焰.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要点[J]. 攀登,2018,37(4):33-39. [15] WENDY CH APPLE,ANDY LOCKET T,DONALD SIEGEL,et al. Assessing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U.K.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evidence[J]. Research Policy, 2005(1): 369-384. [16] YOUNHEE KIM. The ivory tower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ial linkage: productivity changes in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3(2):180-197. [17]曾月征,袁樂平. 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6(18):55-58. [18]陈恒,初国刚,侯建.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J]. 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知识资本视域下瞪羚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I06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