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物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
范文 | 王青?忻蓓 在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多元价值取向不断涌现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经受着各种外来思潮影响,其价值观念总体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课程作为高校育人的最基本手段,其承载的育人使命已渐渐由单一走向丰富,从平面趋于立体。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源自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对全课程育人的探索[1],它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作为课程目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内容重点、体系设计、分类推进、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意在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令人高兴的是,高校物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已涌现出一批成果。当然,这些成果的普及程度及应用效果尚需提升,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仍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梳理、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内涵,促进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打造精品标杆课程并加强其示范引领作用,将是未来物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一、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增减或课程体系的调整,而是一种方法[2]。因此,教师应首先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并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 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存在三个层次,详述如下: 一是如盐在沙。“如盐在沙”是课程思政的初级也是最低级层次,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简单相加。例如,将物理学知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语言文字不加修饰地直接组合在一起,或者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引用一些政治口号。这种做法会让人感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为思政而思政,不仅无法达到育人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反感,得不偿失。 二是如盐在水。“如盐在水”为课程思政建设中级也是第二层次,专业课程成为蕴含思政之味的“盐溶液”,专业知识的内容和课程的授课模式则撑起盐溶液的内涵和体量。这个层级是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支撑下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课程思政境界,也是我们期望多数专业课能实现的课程思政目标。 三是化合反应。课程思政建设的最高层次是“化合反应”,此时,思政元素遁于无形,专业知识亦不再为知识本身,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通过化学反应的“化合”融为一体,并产生了以思政为引领的、新的更高层级的内容,形成了具有新观点、新形态的课程。南京大学“宇宙简史”课程以塑造正确的宇宙观为引领,虽然课程内容仍是描绘客观存在的宇宙实景,但唯物、自然的宇宙观的建立,使学生可以超越表面的现象,从更高层次理解和领悟所看到的宇宙,引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走向理性、客观,与宇宙万物的演化和谐一体。在本课程教学中并无明显的思政元素,但课程育人如春雨无声,引导学生敬畏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尊重科学、热爱真理。 笔者认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评判,不能仅仅以课程教学中是否存在思政元素为标准,更重要的是以思政为引领的课程再造或新建过程。《纲要》亦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教师应以德育的眼光重新审视课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使德育融入专业教学或唤醒专业自身的德育内涵,推动思政教育效果能更上一层楼。在此过程中,教师反思、分析、梳理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等,切实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笔者计划对已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讲授30年的“电动力学”课程进行思政改造。作为实验和初步探索,先聚焦几个点深入进去,如果成功再进行从点到面的推广。首先从以下几个关系入手:(1)严格理性的数学推导与模糊直觉的物理图像的关系;(2)古老的经典电动力学与现代物理学前沿的关系;(3)电动力学中的物理规律与数学架构的关系;(4)电动力学中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架构的关系;(5)电动力学的科学纯粹性与其技术及工程应用的关系。希望通过这门与人类社会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基本相互作用力——电磁力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然观,让学生深刻了解和体验控制自然界运行的各种物理准则的人文内涵,以及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影响。 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为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我国高校开展了大规模在线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 笔者认为,在线教育新常态的含义有三:其一,思政无处不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4]。其二,线上教学活动日趋频繁。经过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惯性”或“教育记忆”[5]已经存在改写。虽然线上教学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但“网络一代”的学习风格、认知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模式在客观上要求新型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故笔者认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教学发展趋势。其三,信息、智能技术深度介入。现今教育技术已发展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为代表的智慧教育,这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智慧教育必将改变大学生学习模式。 在新常态下,课程思政建设亦应区别于以往。一则,不仅学生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中应获得教育和提升,课程进行过程中师生应一起受教,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教师从事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二则,线上教学活动日趋频繁,智慧教育逐渐普及,教学将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演化,这将促进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之间差异,并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课堂投入热情,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以笔者讲授的“费曼物理学Ⅱ”和“电动力学”为例,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部分由学生承担,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会、参与和主导教学全过程且在其中受到锻炼和提升。事实说明,翻转课堂效果极佳。课程思政要求教师重新从整体上审视教学,并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应对未知的能力。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的做法对课程思政具有积极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均收获成长,这又成为教学改革可持续进行的重要原因。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期艰苦认真持续的探索。笔者认为,常态化的课程思政应该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状态。 三、发挥标杆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高等学校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打造的“宇宙简史”课程,以为文科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为出发点,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在,人文关照与品格养成并重。教育部长陈宝生评价其为“专业课和‘真的结合,体现了科学之美”,可谓是物理课程思政的标杆课程。深入总结该课程建设的经验,有利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首先,“宇宙简史”课程表明课程思政完全可行,思政可以与科学内容有机结合,专业课程可以在实现育人目的的同时收获学生的欢迎和赞誉。“宇宙简史”课程实现了从“0”到“1”的升华。此处“1”并非简单思政内容叠加,亦非对科学家精神的表面颂扬,更非历史上任何一种德育建设的延续。其次,“宇宙简史”为全新课程,它以宇宙观作为思政引领,重新遴选知识点、重构知识体系,课程设计均服务于课程目标,打破了以往教师围绕知识传授建课的思维定势,亦可被归纳为“课程思政”方法[2]。 “宇宙简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教学空间。但对其他课程而言,尤其是对内容有严格限定的专业课程,可任意调动的资源有限,加上专业课程拥有逻辑自洽且成熟的内容体系,根据育人目标重新遴选知识点、重构知识体系的难度更大,此情况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复杂和艰难很多。另外,“宇宙简史”课程虽然更多考虑学生接受喜好,大胆创新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但如今教学的大趋势是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中心”,而“宇宙简史”课程仍侧重教师表达,而非在师生互动中体察学生实际需要。笔者认为,未来课程思政建设应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尝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构建,实现教学相长。 与此同时,已有多位物理专业教师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例如,南开大学刘玉斌教授构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的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高尚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则认为,高质量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育人的源头,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则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核心,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基础的多维度教学过程是实现育人的有效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沿着既定道路走向学科深处,必将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课程思政之路。为向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之镜,在课程思政取得“1”的突破之后,建设出完全不同于以往、服务于特定育人目标、重新遴选知识点、重构知识体系的物理专业课程思政标杆课程“2”“3”“4”,仍然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 2018(5):38-43. [2]楊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5]邬大光.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6. [责任编辑:夏鲁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