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简述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
范文 【摘要】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技能培养的职责。作为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科理念发展的前沿,在工作当中积极探索,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新课程改革作为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新风向,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效借鉴,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在理念的引导上更具针对性,在工作实践中更具方向性。但是在现今的教学实际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习方式的更新,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知识的传播,也表现出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通识教育
【作者简介】罗琳雅,四川音乐学院。
引言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学科思想的深化,教育部对于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我们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力求充分调动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够在教学中进行及时反思,通过常规教学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让课堂成为生发新知识、传播新思想、培养新智育的场所。一直以来,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始终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探讨如何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并在分析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为此,对于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充分探究学与思的关系,鼓励自身能够在常规教学中有意识的,以书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启迪学生的智慧。纵观现今教育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思想的不扎实,对于教学内容分析的不透彻,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第二,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被有效的激发出来,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第三,对于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处理,我们主要是基于知识的理解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并没有将文化这一因素投射其中,这也弱化了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效能。
一、注重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一词与英语是离不開的,对于任何语言而言,文化都是难以割舍的宝贵遗产。而这份遗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不断的改良与自我创造。因此在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势必要抓住这样的文本,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让文化成为培养学生素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文化类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就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它内部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因素,这也是决定着文化类教学走向的难点所在,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类教学的水平,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有效的把握,首先是对于课本的解读上。文化类的教育,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内涵,使我们在文本阅读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深刻地揣摩与体会的,教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对于英语文化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申,让学生在分析的同时能够快速的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此外,我们需要注意在文本当中所蕴含的人物精神与品格特征,文化类教学也是人文的教学,因此凝结在其中的人文素养更是让文化类教学熠熠生辉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在人文素养这一方面下足功夫,提高学生的理解,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类教学的课堂效果。第二个大的方面在于英语文化资料的有效搜集上。对于文化类教学,我们只针对课本进行解读,势必是不够的,因此要在围绕课本内容的同时,选用其他的文章进行组合,让学生在综合整理之后,体会到文化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
文化类教学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一定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将学生的体验与学生的发展看作成一个动态的增长过程,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予以及时的鼓励,而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成为沟通文化与教学的一座强大桥梁,让学生通过文化类教育,能进一步感受到文化教育的魅力,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之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各项水平。
二、英语通识教育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在英语文化类课程课本当中有许多文章,都有这样的奇妙作用,他们既能够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生活和生活上的常识,又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于这类文章的理解,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生活化教学这一模式。文化来源于生活,而对于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应用更应该反哺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设计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不可过多的进行课外训练。虽然生活化教学对于英语文化类课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英语文化类课程课堂毕竟是传授知识的场所,那么在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让生活的实验和观察,替代课堂上知识的学习与传播,所以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计划,统筹兼顾,让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拓展。第二,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场景。第三,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设计好既定的流程。生活化教学显得自然而随意,也以它亲近生活这一特点为主要的优势,但是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将内容零散化,也就是不能将教学目标弱化,顺应学生的自由选择而发展,这是对于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不良应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在进行生活化教学之初,就应该将本课内容进行合理的设定,选择适宜的1到2处文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就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实验,而并非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不仅达不到既定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三、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悟情感
创设情境是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环境和客观事实的理解,可以采用营造环境的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在抓住对比的同时,进而突出文章的主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理解能够带给他们更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形成刺激和反应的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当中,我们要多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播放音、视频等形式,将学生更好的带入教学情境当中,仿佛能够置身其中,感受具体情节。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这就不得不提到一点,在搜集资料方面,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材料是对于课程内容的补充,在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重视课文的分析和顺序,更应该重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知识面的开阔,尤其是对于一些英语科普类文章而言,更应该让学生通过这些文章,更多的去搜集知识,进而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这是对于学生英语文化类课程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方式。
四、要不断优化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一节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在大学英语文化类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既要重视内容的合理性以及重难点的突出,还有就是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达成何种目标。只有我们在集合各方面达到均衡的程度上,才能够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达到通识教育要求。但是很多新老师,虽然在设计的时候花费了很多功夫,并行反复进行教学过程的记忆,但是并没有在课堂当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说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的感情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就不能够强迫学生去读出我们心中设定好的情感场景,这个时候就应该引入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背已背好的内容,同时也要准备好一些其他可以补充的知识,以备在课堂上出现状况。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出发,真正利用一堂英语文化类课程课,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类课程方面的能力,让情感知识和技能达到一个均衡发展的阶段,并非是就课论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这是对于英语文化类课程的错误解读。
第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对于课程设计的一个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吸收能力,学生的接受程度,也證明了我们课程设计的对或错,一旦学生出现难以接受的局面,我们就应该立马反思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否有问题,然后依据这一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第二,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心中要有预设,尤其对于一些年轻老师来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紧张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初,就一定要多设计几套教案或者是多积攒一些可以能够作为补充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一节课的丰盈与顺利。第三,要相信自己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在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稳住自己的心神,利用自己平时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的调整,不要出现学生有一些不接受或者是冷场的状况,就对于自己的课失去了信心,变得沮丧,这是课程教学的不利的因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到文化类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科学审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教学问题进行改革创新,切实解决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和反思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满足当前英语教育发展需求。在实践中,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发挥现代多元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综合教学效果,满足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明.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英语文化类课程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19):110-112.
[2]刘世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课外学习策略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学与文化类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18(1):224-225.
[3]陈仙,邓联健.古代书院通识教育对现代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8(2):18-23.
[4]苏岩.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文化特色大学英语教学[J].赤子,2015(10):122-122.
[5]李漫.浅析茶文化对外传播中大学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J].福建茶叶,2017(7):374-375.
[6]龚晴晴.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英语文化类课程化教学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9):234-234,236.
[7]阮彬.通识教育视角下母英语文化类课程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84-86.
[8]吴承钧.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大学英语选修课[J].成功(教育版),2013(3):19-22.
[9]战双鹃.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以“美国社会与文化”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5(4):21-23,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