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王春艳 【摘 要】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而不是考试成绩的评估。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基础薄弱、兴趣不浓等问题。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改善英语教学现状。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 多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广泛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即以课程结束时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种单一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模式忽视了高职高专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等因素。这种片面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模式,使很多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产生厌学情绪。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模式的弊端,开始探索新的评价手段。不少学者认为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作为一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师,笔者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尝试与研究。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1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指在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其动态状况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教学活动进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1.2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加利福尼亚技术支持项目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很明显。从两者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形成性评价具有如下特点:(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经常性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业或课程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阶段性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3)形成性评价以诊断、指导、发展以及促进为目的,而不是为了等级划分和甄别;(4)形成性评价是反馈性的,通过有效的反馈,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水平以及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做出的努力。形成性评价可以揭示学生的进步情况,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的教学,并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和评价。在自评的开始阶段,学生每次只从学习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估,然后逐渐建立一套自评方法和技巧。如:学生首先可以对自己的基本写作能力进行评估:写作前是否思考?选题方式是否正确?是否会写开头和结尾?句子是否完整等。学生还可以对自己的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进行自评。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各种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有一个基本认识,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有利于他们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2]同伴互评是指同伴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同伴互评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来实施,例如:如果一组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做出贡献,共同完成任务。每个成员都要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贡献。 学生在进行自评或互评之前,教师要首先明确评价内容,如: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学习情况等;其次,教师要指导评价方法,如填写问卷,书写评语等;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自评或互评提出参考意见,以适当的方式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2.2开展小组合作评价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所承担任务完成情况等,通过学生填写小组评价表或学生座谈的形式实施。在实施小组评价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分组的时候要遵循公平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尽可能考虑到不学生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在每个小组选一位小组长,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监督与引导作用。另外也要采用竞争性原则,制定详细的奖励方案。通过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以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在小组合作评价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敢于评价、善于评价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得益于评价的目的。学生通过参与合作评价、感悟评价,可以开阔心胸,学习相处的艺术,发展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2.3建立学习评价档案 学习档案袋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还可以记录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进步,只要是能展示学生学习情况的都属于档案袋收录的内容。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对自己在一个时期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同时,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有机会不断回顾自己档案中的内容,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强调学习档案的重要性,和学生一起系统地收集重要资料。笔者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收集诸如作文、阅读练习、读书笔记、书面报告、录音、照片等学习资料,并定期更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是传统的评价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4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座谈包括与学生的个别交谈和组织学生开展学生会议。笔者经常在课堂中进行简短的座谈,比如在开展某个教学活动之前,先设置一些采访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确定具体的教学环节的实施方式。另外,定期召开师生间的座谈会或讨论会,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获悉学生对自己进步的感觉和看法。座谈虽然费时,但可以诊断学习困难、引导学生学习进步和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对学生个人成就和需求做出正确和积极的评估。 3. 反思 3.1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形成性评价能够更好地测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大多数高职高专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动机不强、自信心不足。形成性评价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际过程以及自己的学习行为表现,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另外,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学生目前的理解和技能发展情况,有助于教师调整现在的教学活动,并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从而改善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 3.2形成性评价的局限性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这对于教学任务比较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来说很难长期坚持。另外,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并不想学习尽可能多的东西,他们的目标是“60分万岁”,他们可能认识不到形成性评价对未来学习的有益反馈作用。 3.3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尽可能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天赋和喜好;任务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难易适中;制定真实的评价标准和阶段性尺度,客观评分,鼓励和表扬为主。除此之外,教师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监督,不断听取意见,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1] 穆静. 形成性评估实施的重要环节——学习者的评估策略教育[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2] 王军. 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体系[J].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3(07). [3] 黎少芬. 结合形成性评价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J]. 机械职业教育, 2006(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