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范文 | 陆纯东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学科,起到充当信息载体的作用,所以德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育不可忽视。而应该如何渗透才能行之有效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究和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立足教材,把道德教育渗透在知识教学中;立足生活,通过揭示文明来进行道德教育;立足课堂,言传身教,进行感染教育。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我们知道,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道德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这个时期所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如果道德教育不到位,那学生品性或者人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害得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摔跟头,影响深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育人”的职业道德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面对成败的生活意识,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战胜危机的心理调控能力以及爱国助人,忠厚善良的人生信条。 1. 立足教材,渗透德育 牛津教材是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编著的,自然贯彻大纲中所提及的“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形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要求,所以作为德育的载体,牛津教材文本中的大量对话,篇章文本和日常用语中都蕴含丰厚的德育教育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立足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再结合人文性和思想性的主线来进行文本知识教学,那德育教育自然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9A 《Unit 1 Star Signs》时,教师可以挖掘内里的德育价值,虽然这个单元讲的是星座特征,但是教师可以向外延伸,从星座特性延伸到人的品格,教育学生要做一个乐观、勇敢、诚实善良的人。又例如教学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本所提到到的大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来呼吁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丰厚的资源,多植树少浪费,多感恩少掠夺,多付出少问收获,给学生灌输奉献,知足,感恩的道德情操。 2. 立足生活,文明教育 教学材料源于生活,所以课堂教学自然也离不开生活,立足生活,能让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时感受更深,情感更真实。而应该如何立足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关键在于中西方的道德文化差异。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中方和西方都有其道德价值的长处短处,所以教师在教学西方文化时,可以联系回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分析背后的道德价值问题,最后糅合中西方的文化精髓,道德价值观优点,让学生看到这两种文化背后的道德精华,择其优而从之。这样的道德教育,有理有据,形式多样,学生自然易于接受。 例如,中国人向来崇尚“谦让,内敛”的儒家中庸精神,诸如孔融让梨等道德故事广为流传,一直教育学生要谦让和内敛;而西方人提倡“积极,进取”,诸如伏尔泰“天赋人权”等思想一直被肯定。又例如,中国人收到礼物喜欢推辞一番再收下,而在美国,人们就通常是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喜欢,然后落落大方地说谢谢。这些种种,都是学习中学生能体会到的中西方人文精神差异,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肯定两者的优异品质,趁机教会学生“尊重差异,遇到机会勇于把握,遭受挫折淡淡一笑,不夸大失败,也不自诩成功,落落大方地对人对事,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可贵道德理念。 3. 立足课堂,感染教育 无可否认,德育由于是体现在人的素质教养上,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的课堂,那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也容易变得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积极向上;相反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恶性竞争,人际关系淡薄,互助团结性不高的课堂,那无论教师在堂上如果滔滔不绝地灌输道德价值,学生也没有办法理解并接受,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营造温馨友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正能量,从外在到内在地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教养。例如,在教学9A 《Unit 4 TV Programmes》,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四个大组,组内成员互相分工来开展一个电视节目,有编剧、导演、主持人、嘉宾等等人物设定,让他们共同合作,在合作中体会到朋友和团结的力量,促进生生间的友谊,营造团结友爱的课堂气氛,告诉学生要珍惜朋友,真诚待人,在团队里要不吝付出的人生价值观。 总的来说,在遵循英语知识教学规律的同时我们也要立足教材,生活和课堂这三方面去挖掘内里所蕴含的德育教学观,实现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教育。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自觉提高自身德育理念知识,而且把其贯彻到自身为人处事当中,要知道,身教永远比言传重要。最后,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也要注意计划性和策略性,要明白到“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且“水滴尚且穿石”的道理,不要急于求成,喧宾夺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接受能力,潜移默化,逐渐渗透,达到智育德育同步推进的教学目的。 [1] 陈妍. 当代德育的四种重要理念[J]. 河南教育, 2013(08). [2] 杜时忠.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论纲[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3(10). [3] 何玉海. 服务德育:德育新思维[J]. 外国教育研究, 2013(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