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
范文 | 王桂年 随着近几年中、高考英语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阅读教学方法关系学生直接应用英语的能力。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平时重单词识记、讲语法知识的多,而能考虑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的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切实实用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 那么,怎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实现有效阅读呢?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可轻视。从表现上看,阅读的时候有放声朗读的学生,有咬着笔杆的学生,还有用手指或是笔紧盯文章的单词一个一个去读的学生……其实,从理论上来讲,这样的阅读习惯都是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减慢学生的阅读速度,影响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所以,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兴趣、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以此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倾心于阅读之中,心无旁骛,专注于理解。英语阅读教学除了持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外,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一些阅读方法或策略,以此矫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能够让学生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抓主干、理关系、猜意义、积常识”英语阅读方法。 1. “抓主干” 对于英语阅读来说,在阅读中抓主干信息,和汉语阅读一样重要。一篇文章,无论是中文、英文,总会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哪怕用再多的信息来支撑。所以,抓出主干信息或主要信息,是我们阅读的主要目的;而且,抓住了主干或主要信息,以此突破难以理解的个别或关键词句,就会有一个整体的语境。教给“抓”的阅读方法时,程度好的学生要从篇开始学习理解篇章的主要信息,即主题或中心;程度差一点的学生要从段开始学习理解每一段的中心意思。这都需要我们抓中心,要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来展开的,每一段也都有表达中心意思的相对应中心句。不管篇章或段落的中心句在哪里,或在篇首、段首,或在篇尾、段尾,或在文章、段落的中间部分,只要我们倾心于读,我们就会抓出这些主干或主要信息来。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抓练习。在练习中,养成学生倾心阅读的习惯;在反复的练习中,让学生熟能生巧,在教师教的基础上总结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2. “理关系” 在抓出文章中心意思的前提下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主要的指代关系。在英语阅读中,我们一定要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理清彼此之间是总分关系还是分总关系,是转折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是比照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还要理清句与句之间的指代关系。理清了这些关系和指代,才会更好地理解文意。 3. “猜意义” 学生在阅读中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题,理清了各种关系,才能根据上下文“猜”出个别重点词、句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考卷和平时的测试卷都很注重这一点的考查,尤其是词义猜测题,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题型。即使学生学得再好,对于文章中的个别单词,他们不可能每一个都能认识;那么,当文中出现学生难以认识的一个划线的词语或是语句的时候,根据上下文意或层次关系,让学生去猜测它的意思,就能利用整体文意或段意猜测、判断出其含义。当然,有时还需要根据标点符号进行猜测。像中文中的冒号、破折号、括号等都起补充说明和解释说明的作用。在英语中也一样,如果在这些符号的前面或是后面出现不认识的单词,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符号前后的信息去猜测词义。语言是想通的,在中文里这是一种能力,同样,在英文中也是一种能力。 4. “积常识” 积累词汇,积累句法,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各类知识、积累学法智慧等等。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新信息。通过阅读,我们积累这些新信息,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知识、能力构架,进一步帮助我们提升理解水平。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英文原作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是我们的东方文化常识所无法理解的,如一些政治术语、宗教信仰、文化现象、历史事件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常识知之甚少,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整篇文章的理解。 总之,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在倾心于“抓主干、理关系、猜意义、积常识”英语四步阅读法,就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实现有效乃至高效阅读。 [1] 张连继. 浅谈教师课堂用语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J]. 教师, 2009(18). [2] 施松鸣. 浅谈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6).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