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富情境,构建灵动语法课堂 |
范文 | 刘占智 语法是构成英语言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初中阶段,语法知识如何贯穿于课堂,而利用趣味、生动、丰富、多样的情境教学法,来调动学生体验语法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1. 以生活情境增进语法体验 语法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以来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授知,甚至依赖死记硬背来套用语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语法知识教学,通过引入生动趣味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洞悉语法知识、句法内容,增进学生的语法体验,从而深刻领会语法内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语法运用能力。如对于“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学习,我们没有直接讲该语法知识,而是挑选一名学生,让学生将教室的门打开。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Who opened the door?”很多学生结合所看到的开门情境,运用所学词汇回答道:“Xiao Gang opened the door.” 教师接着提问,“Xiao Gang opened the door. So the door was opened by Xiao Gang.”随后,将“The door was opened by Xiao Gang.”写在黑板上;接着,再挑选某一个学生,将教室门关上。教师对其他学生提问:“Who closed the door?”学生回答后“Zhang Qiang closed the door, So the door was closed by Zhang Qiang.”由此,对于句子中的“The door was closed by Zhang Qiang”写在黑板上。再挑选某学生拿起讲台上的书,引导学生表达“Some books were taken away by Ma Jie”。对照黑板上这些句式中的语法结构,让学生从中找出共同点,即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需要运用“be+动词的过去分词”来解释动作发生的过去,要注意“was”、“were”所对应的主语差异性。由此,学生们结合刚才所经历的开门、关门、拿书等体验,鼓励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运用“被动语态一般过去式”的表达方法,来增强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以问题情境渗透语法知识 初中生多好动、求知欲强,但自控力不成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们可以借助于问题情境,引入问题来渗透语法知识,调动学生从参与问题探究中认识语法、理解语法、运用语法。When did you start to learn English? I learn English five years age. So you have learnt English since five years ago, You have learnt English for five years。在这组对话中,观察“since”与“for”的用法,前者表示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某事,后者表示已经做某事多少年。也就是说,对于“since”,后面搭配的是过去的一个时间点,而对于“for”,后面搭配的是一个时间段。但两者都表示现在完成时。通过学生对话交流,并进行语言交际体验,在运用“since”与“for”引导的时间状语中,可以表示完成时态,即该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由此,再对该语法让其他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练习,展开对话和运用,增进学生语法运用能力。新课标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进行语法情境创设时,教师要结合语法知识,灵活运用小组方式,来增进学生间的语法交流与学习。如引入竞争讨论来强化学生语法训练,构建良好的语法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语法综合素养。如在学习“if从句”时,对于主语是一般将来时,从句为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下雨视频,然后让学生采用接龙方式进行激励竞争。教师提出情境:If it rains this Sunday, what will you do? 有小组提出:I will stay at home. 有小组接龙:If I stay at home, I will read books. 有小组接龙:If I read books, I will get more knowledge. 显然,通过接龙方式来顺着语言情境,不断向下延伸,让学生从练习“If从句”中,领悟语法知识,锻炼英语听力与口语表达,增强英语综合实践能力。 3. 以意象情境展示语法直观 语法知识的情境法教学,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来展现语法知识点,便于学生能够从中了解语法的直观性、形象性,将复杂的语法知识点简洁化呈现。如利用语法彩色挂图,让枯燥的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利用意象情境教学,展示语法的直观形象,便于学生领悟语法形式及构成,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在讲解“词性辨析”时,对于词性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我们在课前,将一些大自然的图片进行整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创设充满意象的课堂学习情境。之后,指导学生对照图片,来了解图片所对应的实物词汇。如“grass”、“sky”、“tall”、“mountain”、“running”等等。围绕这些词汇,关注其丰富的意象,进而展开词性分析。哪些是名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动词,并从上述直观的图像中来强化学生对词性的理解。 总的来说,语法教学不能停留于说教,而是要打破传统,引入多样化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能够从情境创设中,感受语法的趣味性、灵活性、多样性,并结合情境来渗透问题讨论、参与体验,激活语法思维,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孔速. 丰富情境? 灵动语法——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作者單位: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九年制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