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范文 | 刘必雄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使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让后进生点燃信心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在身体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当今世界,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和教育上的失误,现在许多青少年都有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自私、唯我独尊、从来不会为别人考虑,在教育方面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些现象更体现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要性。我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偶有收获,现撷取点滴,谈点粗浅体会。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材内容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每一节后面的“读一读”栏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等,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材中有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计算繁琐,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教材倡导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分享,如制作视力表,测量旗杆的高度,观察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等等需要学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寓教育于学习中。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才会把事情做好,将来到社会上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都要讲究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加以挖掘、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融合的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就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去吸引学生学习,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为基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在愉快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 因此,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比如:当学生圆满地回答我的提问时,我用恳切的语言伴之以赞许的目光注视:“很好、真棒、你真聪明、真会动脑筋”等口头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我则用“别急、不要紧张、慢慢说、再想一想、明白了吗”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 如一个同学的回答不完整,同桌同学补充后,我就这样鼓励:“你们两人的回答合起来就非常圆满了,希望你们继续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两人都会非常出色的。”这样,虽然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但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却使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如果教师说:“你们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谁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势必在这两位学生的心理上造成阴影,使他们今后不敢再随便举手发言了,甚至对发言产生惧怕情绪。同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投射的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让后进生点燃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 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后进生心理创伤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从感情入手做了如下的工作。后进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这两类后进生的心理的原因及个性特征是不同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同学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人,天天都遇到难以应付的提问或考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学习的厌恶感和心灵上自卑感。于是,我积极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我班张航同学,由于自由散漫,无心向学,数学成绩很差,自己和大家都认为脑子极“笨”,每次上课提问,他都是一问三不知。但这个同学个性好动,尤其在体育方面很感兴趣,在参加镇组织的田径比赛中,表现较好,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说他并不笨。相信他数学也能觉得好,从此在课堂上我时时注意他的一言一行,提出较易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正确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和鼓励他,课后多和他谈话,从中了解他的个性爱好、家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他进行耐心地教育和引导,做孩子的良朋知已,从而改变他的学习态度,让他心理和生理都有更大的进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使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应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学生只要心理健康,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端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和.录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配合[J].中国电化教育,1997(07) [2]许云贵.数学教学语言的七点特性[J].黑龙江教育,1998(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