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消除听力障碍,走出教学误区
范文

    孔楠楠

    【摘 ?要】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听力的弱化是制约英语学习的瓶颈。在全国大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学校,英语学习存在偏重于“读”与“写”的掌握,而弱化了“听”的训练。学生听力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考试中失分较多。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便成了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并分析这一问题,以期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并掌握英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强化训练;策略

     英语学习主要是对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的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占有极大的比重。由于其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听是前提条件,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感知外语世界并与人交流的基础,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学生听力弱化的瓶颈

    英语听力是学生把听到的英语单词转化为语义的过程。学生听力弱化的瓶颈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有关社会文化背景、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因素。

    (一)语音语调因素

    标准的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最初没有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因此极易导致听力理解上的错误。而一些辅音容易被忽视,如:单词“time”中字母m的发音等。还有很多地区学生发音略带方言,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掌握个别单词发音在句子中的变化,导致在听力过程中发音对不上号,这些都有碍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二)词汇、语法因素

    词汇和语法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快速提高听力水平。词汇量较大的学生,其听力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词汇量较小的学生,经常会对听力材料里的一些词汇无法理解,这就会影响听力。而一些俚语更增加了学生听的难度。语法知识也同样如此,如果语法掌握不准确,也会影响对听力的理解。如:“I want to have something to drink.”中后置定语“to drink”的使用等。

    (三)学生思维方式因素

    大多数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习惯用母语思维,单词、句子都习惯用母语翻译出来,然后再去理解,这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反应速度,妨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而中英文不同的句式习惯也会干扰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四)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及历史对于学习外语来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及历史背景的了解,这使得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势必影响听力水平。而近年来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碰撞,更阻碍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判断。

    二、初中学生英语听力弱化问题的原因

    教育部制订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生听力目标要求“能听懂基本上没有生词、浅于所学语言知识的英语国家人士的录音材料”。但是在现行教学与考核指标下,听力在考试中的比重较小,只有在考试前才临时突击,致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乐趣。具体来说,学生听力的弱化问题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

    (一)来自学生自身

    一是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根本没有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在听力训练中很少积极参与,大多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

    二是缺乏自信。在听力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但有些学生或注意力不集中,或过于紧张,没有良好的心态。

    (二)来自教师

    一是忽视单词的读音。教师平时教学只注重单词的形、义,忽视了读音,导致有些同学不能把听到的读音与所学的单词迅速联系起来。

    二是忽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英语中的词汇有丰富的内涵。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篇短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有可能达到对于整个语篇的理解。以well一词为例:在听力材料中,它的意思是:(1)指健康,即Im very well.(2)指发语词,用在句首,即Well, Im OK.(3)指水井,即Thats a well.

    三、强化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建议

    为了有效解决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障碍,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中学生的英语听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三点。

    听前:做好心理准备,克服害怕情绪。在听力考试中,每次读题之前通常有留给学生做准备的时间,读题后也有一小段时间留给学生做选择。因此,学生在听音前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录音的间隙,提早阅读试卷上的试题内容和相关待选的选择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浏览完试题的书面材料,从而对考题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听时:在听录音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视线不要停在题目和选项上,以免影响对整段材料的理解。对于问题中有关时间、地点、人名、数字、原因、目的、结果等,要及时记录涉及的数字,必要时进行计算。对于听不清的题目应马上放弃,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道题目,以免影响后面的题目。听力训练中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篇章的主题句,因为抓住主题句便可预测全文内容,将各段主题句综合起来就可得到整篇文章的梗概;还要注意语段中的信号词,它是语义的承接纽带,可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当听到Im afraid时,就预示着接下来所听的将是一个否定的意愿。听力过程中要手耳并用,记录下关键词。这种记录不要求工整漂亮,只要自己看懂就行。可以是縮写或是自己创造的某种符号,其目的是起协助记忆的作用。因为听力有一定的语速及次数的要求,如果听完之后再做题,就会顾此失彼,在听较长的对话、短文、要求补充内容时更是如此。

    听后: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应迅速理解和回忆所听的内容,仔细核查,并在最短时问做出判断,省去不重要的信息,不要试图去听懂文章中的每个词。做听力测试时,目的只是弄懂大意,找到所给问题的答案,对于所出现的生词,不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的,就不要去过分追究。

    (二)教育学生反复认真训练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勤朗读。大声朗读可以帮助提高听觉能力。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语音知识的熟练程度。而语音、语调的正确、流畅,节奏的把握都离不开平时的多训练、多读。

    二是多背诵。在朗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一些常用的句子、精彩文章进行背诵,听力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是多听录音。努力置身于听的环境中,多复读教材中的对话、文章,模仿句子的语音语调,体会说话人的情感。

    (三)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因素对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有效激励手段,帮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欢乐。有效激励的途径有两种。

    一是采用多样的激励形式。可以是物质的,如给学生一本简易的读物,或是一个作业本;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让学生做班级黑板报上的新闻人物,或给予某个荣誉称号,如“英语之星”“优秀英语辩手”等。

    二是及时表扬。比如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课堂上估计他们能回答出的问题则常请他们回答。只要他们能回答一二即给予肯定、表扬;对那些不大愿意开口说话的学生,则在课前与之交流,加以鼓励,在课堂上加以启发和引导,只要能对话一两句,就给予表扬,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運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和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从而提高了教学频率。例如:noodles、mutton、iced tea、salad、hamburgers等。这些食物有些学生没有见过,学起来枯燥,难以记住。于是,我寻找这些食物的图片,用photo shop的索套工具处理图上所标的单词,以动画形式设置在图画里并配有单词发音,让学生看图读、记单词,用有趣的画面、难忘的镜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们对单词的印象,因此也记得牢固。

    总之,听力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摸索并学习现代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舒丹.对农村中学英语听力互动教学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

    [2]彭吾兰.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途径探讨[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