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与建设研究 |
范文 | 摘 要:笔者通过对课程思政背景、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文主题、词汇语言、篇章理解和作业练习四个教学流程,探讨思政元素的融入,并从思政元素互补化、系统化、专业化和教材化的角度思考课程思政的完善与深入,以期提升大学英语思政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后,教育部及各省均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要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各专业课程教师针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李成伟对近三年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发表的92篇主题为“课程思政”的论文(其中本科课程占78篇、高职课程占13篇,另有1篇研究生课程)进行分析[1],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观点阐述、策略探索、价值分析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总体来说,由于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时间较短,发文主要存在理论讨论较多但不深入,实践分析总结较少且与学科和专业结合不够等问题。 大学英语是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课程同步进行的课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与思政课程进行互补,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同时也能让大学英语课更接地气。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等教材中的阅读部分以与国外有关内容为主,而这部分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所学与自己的专业和与身边的事情没有多少关联,更多的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导致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将阅读书中的国外元素中国化,思政化,挖掘此过程中的思政资源与元素,如何将教材内容与我国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以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探讨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应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更应注重价值塑造,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开展教学。笔者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2》Unit 4 Dance with Love为例,从课文主题、词汇语言、篇章理解和作业练习这四个教学流程探讨阅读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学习阅读课文时,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课文主题,每个单元课文主题的思政联系应做到有的放矢。如,Unit 4 Dance with Love的课文主题是校园爱情,在导入环节进行love主题探讨时,教师可首先分享几段关于爱情的名言如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邀请学生对其观点作点评,并分享自己的爱情观;其次,让学生英汉互译一组形容人一生完美爱情的五个阶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花好月圆-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成语,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引导学习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对词汇语言的习得,除了单词注释,学生用到最多的是例句,如课文语境例句,词典例句和教师课堂举例。笔者发现,每篇课文的重点词汇或多或少能在英文版党政文件、重要大会领导人讲话、中华文化典籍英译或China Daily中找到。如果教师将这些词汇所在的句子筛选出来补充到例句中,必然会增加词汇学习的厚度。如,本单元课文中的agenda, dynamic, concentration, dramatic, grant, coordinate, proceed to, commence等语言点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在学习课文第7段中的coordinate一词时,教师可補充总理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boos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和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Coordinated medical service, medical insurance, and pharmaceutical reforms continued.”,这样不仅扩展了词汇学习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中国经济和医疗发展动态的了解,也使其掌握了时政热点词、政策背景词和高频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及表达,达到了思政元素赋能词汇学习的效果。 语言的输出也渗透着文化的输出,教师作课文篇章讲解时,用跨文化对比的方法对西方文化进行解读与辨别,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是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课文文本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思维都可以成为思政融入的切入点。如,讲到课文第4段的“True, we lived in a time when a dramatic shift in sexual attitudes was taking place, but I was a traditional girl who wasnt ready for the new ways that seemed common on campus.”可以对西方校园大学情侣之间比较开放的性态度与中国高校情侣相对比较传统保守的性观念进行对比,呼吁大学生健康恋爱,在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东方女性纯洁矜持的优良传统。再如,课文第6段提到“Consequently, he was going to be expelled from the university. To my disgust, he seemed resigned to his fate.”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交流什么样的情侣关系最让人羡慕并最有可能修成正果。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以学业为重,并让学生意识到美好的爱情应该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成全。此外,还可让学生假想如果自己的女友或男友遇到类似的学业困难,应该告诉对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放弃还是奋斗?引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后段落汉译英的选材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生活等不同方面,在课后练习环节,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进行中国元素的补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如,本单元的段落汉译英是七夕节的介绍,教师可在讲解完该段落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之后,播放一段关于女郎织女经典爱情故事的英文视频,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对忠贞不渝爱情的价值认同,并呼吁大学生学会用地道的英文向外国友人或留学生介绍我国的古典文化。同时,教师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与思政内容相关的补充任务,形成混合式思政教育格局。 2 进一步建设思路 以上是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实际上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后续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1)思政元素系统化。课程思政要同时发挥知识传授和育人的双重作用,能够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到“1+1>2”,共同發挥育人功能。这就要求将思政元素作为一个系统,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相互支撑,相互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体系。比如,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的文章结构以及语言点等以外,还可着重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讲解与其相关的行业精神,塑造学生的国际视野。 2)思政元素互补化。目前所有学科都开展课程思政,这就要求各门课中所体现的思政内容需要有所互补。如果每门课只是由教师自行自由挖掘思政元素,就会出现所融入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以及其他课程的思政内容有所重复,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这也难以完整覆盖所有思政元素,也会造成育人的缺项。 3)思政元素专业化。目前很多课程思政都是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的思政案例,缺少对听课学生的专业属性考虑,导致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讲的思政元素和案例,影响思政效果。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基本是英语专业出身,而所教的学生则是工、农、医、管理、艺术等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生,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用自身所熟悉的文学相关的案例,或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一个案例,势必难以让他们有浸入感,从而降低课程效果。而如果能针对所教学生的专业,形成与其专业相关的思政案例,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引导他们提前了解专业知识,从而让大学英语阅读中的思政元素发挥最大效果。 4)思政元素教材化。目前课程思政元素均需各位老师自行理解后自行挖掘相关案例,由于每个老师的思政素养和能力不一样,所找的思政元素及案例质量不一,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因此,将思政元素写入大学英语读写教材,在教材中体现契合主题的高质量思政案例,不仅能让教师免去自行找案例的麻烦,还能保障质量,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 结论 本文初步探讨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家国情怀,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针对目前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未来应该将思政元素系统化,不同课程间的思政融入应做到互补化,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将思政案例专业化,并最终将思政元素教材化,从而构建系统、全面和专业的思政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成伟.课程思政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1):170-171. 作者简介 徐小芬(1988-),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应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