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范文

    彭辉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是当前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与探索精神,文章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教学工作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影响因素;教学现状

    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西方优秀经验的借鉴,我国科学教育已经渗透于各种教育形式、各个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也开始从知识授受向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活动靠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遵循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将探究实验变成依照固定步骤走流程的机械操作,学生科学思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训练与发展,科学教育流于形式化。因此,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避免教学流于形式,是当前科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紧要任务。

    1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家的素质教育工作进展备受瞩目,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相关的理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在新的时期应该对其给予新的关注。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学科教育具有针对性,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应该格外地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情况,采取科学的对策加以干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树立起教育核心思维,找寻小学科学教学及素质教育的融合点,使得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更加顺畅地开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动手实践中,通过动手和动脑的过程,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地强化自身的科学实践探究能力,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逐步地形成,由此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2 小学科学教学影响因素

    1)专业师资欠缺。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构建科学观念、深入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职责。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在师资方面缺口非常大,专业的专职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调查数据显示,在现有的科学课程师资队伍中,超过70%的教师所学专业都为非理工科。大多数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由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非专职教师无论是在科学专业知识的储备还是在科目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经验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非专职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系统的思考,容易将科学知识与探究活动分离开来,忽视对学生思维、情感与责任等方面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产生盲目性,教学活动流于形式[1]。

    2)班级学生过多,教学质量较差。教学质量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很多小学班级出现人数过多的情况。教师只有一个,当班级人数过多时,教师就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使得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发展。

    3)培训计划的不合理。设计教育是基于培训计划的行为。如果培训计划的设计不合理,教育就无法实现其目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科学课程的学时远远少于语文和数学的时间。老师为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完,在课堂中就不可能给学生安排自己动手的环节,无法让他们自己进行学习探索。不但不会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而且可以消除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这是由于培训计划设计不合理的结果。

    3 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措施

    1)壮大师资队伍,提升专业素养。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民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对科学教育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想提高科学教师的整体水平,首先应鼓励、支持师范类院校开设科学专业课程,将自然科学知识作为通识性知识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提高对未来科学教师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未来教师科学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样一来,师范院校可为一线科学教师岗位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教师备用人才,以改善科学教师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在培训中提高对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确保在岗教师的教学质量[2]。

    2)改善教学模式,注重分层教学。班级人数过多就会导致学生之间成绩差异较大。为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新课改后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保证教师更具针对性地教学,能够使学生接收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分层教学还能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学习时间。例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层为中等学生,第三层为总体实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强度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优化教学方式。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儿童习得技能需要反复地模拟练习,儿童知识的获得需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具體的操作。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积极构建能让儿童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的教学活动,使儿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而不能通过简单的讲授教给学生。但是,也要避免另外一种倾向。在当前强调以探究为主导学习方式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盲目地把讲授知识的时间缩得越来越短,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讨论,出现了一种避讳讲授的现象,这是对“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理念的误解[3]。

    4)重视资源运用,提高教学实效。小学科学教师需重视现有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现有教材不断开发出校本课程,为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提供资源保障。在信息时代,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渠道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提供资源保障。除此之外,教师教学实践中需基于学生学习情况,优化科学教学流程,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例如,“植物的生长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基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渠道查找一些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教学资料,辅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一些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掌握其生长规律。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

    5)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要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以成绩高低为评价标准,而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究活动的参与度以及探究实验的成果收获、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价值观等。教师的评价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心,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4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科学课程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当前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从问题出发,探究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保证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岚.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2019(31):36.

    [2]张晓丽.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76-77.

    [3]邹飞.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科技风,2019(27):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