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树心为本促进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健康成长 |
范文 | 苏炳贤 【摘 要】人和镇第五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因家庭、学校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后进生的比例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校针对校情,以《后进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白云区立项课题)为基点,以创建“树本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从“树心”入手,开展“三心”教育,帮助后进生树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强心。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科研理论、方法,边学习、边实践,总结出一些新的方法、策略,有效降低后进生的比例,促进了后进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树心;质量;策略;实践 一、“知心”——把准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心脉 对“后进生”的理解,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把后进生等同于“差生”。我们对后进生的理解是指特定受教育个体其学业成绩于自身素质存在较大差距,是学生自身素质与自己学习状况的对比。后进生个体的存在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补偿性,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态度,是可以转化过来的。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知心”活动,调查观察,从后进生的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进行研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对后进生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找到后进生的“心结”。 1. 个性内向,缺乏自信心 此类型的学生做事比较认真,但不愿与别人交流,缺乏比较知心的同伴,同时比较胆小、害羞,不懂不敢向别人请教,不敢表露自己的意见。 2. 内心受挫,自尊心受到伤害 此类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但是经常受到批评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抗拒、逆反心理严重。 3. 没有进取的目标,缺乏自强心 此类型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惰性,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会经常不完成作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方向,不愿意思考问题,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不懂也不会发问,不在乎成绩的好坏,也不在乎别人对他(她)的评价(批评与表扬)。做事比较随意,缺乏计划,个人不良习惯很多,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行为反复。 二、“燃心”——点燃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心灵 在后进生的成因问题上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在教育教学中负有很大的责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开展“燃心”教育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心态,重视对“后进生”的关爱和帮助,以温暖来点燃这些“后进生”的心灵火花,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机。 1. 观念燃心 我们以白云区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学习多元智能、教育心理学、新课程等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观摩等。我们不能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让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素质充分发展,后进生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指导。通过理论学习以及案例学习,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关注、关爱后进生,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改进教学方法,是后进生转化的必经之路。由原来认为“后进生”是自己的“包袱”,转变为“后进生”是自己美丽的“教育故事”,由原来用“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转变为用“望远镜”和“放大镜”看待后进生。 2. 情感燃心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简单地说就是“关爱”。爱是沟通的桥梁。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关系,才能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实施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每一个教师信任、喜欢、亲近后进生,把他们当朋友,每个教师都有固定的几个“朋友”,经常与“朋友”拉拉家常,说说趣事,谈谈学习,还建立了暖心卡,有的教师两年中与“朋友”谈心达人均33次。 3. 方法燃心 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设计适合或有助于后进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中360度无盲区关注、照顾后进生,经常对他们进行提问、个别辅导,坚决杜绝对后进生的“留堂”、惩罚性、体罚性的形式,做到认真分析情况,耐心辅导,对症下药,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信心,使绝大部分后进生由原来的抗拒、厌学转变为合作、想学。 三、“树心”——树立农村小学后进生的三心 后进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化后进生关键在于成功归因,找到突破口,引导其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发展他们的内在潜能。在燃心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三种“树心”措施帮助后进生树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强心。 1. 在关爱中树立自尊心 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爱的方式方法如果不对,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理解,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误解,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自尊由爱开始,教师给予后进生更多的真诚的爱,对他们和谐可亲、关心、宽容和有同情心,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与后进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要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后进生的学习、生活,用真诚的爱修补心灵深处的“内伤”,让后进生得到特殊的照顾,形成情感性激励。 2. 在认同中树立自信心 由于后进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在学习中长期经受着挫折、失败,常常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否定甚至挖苦,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无助的局面,得不到及时的鼓励赞扬,致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在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与同龄孩子一样有有上进和好胜等心理特征,他们更需要得到来自于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肯定和赞许。让后进生收获学习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是转化后进生最好的动力。 3. 在磨砺中树立自强心 (1)磨砺自主力。教师要引导他们有计划地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合理运用,养成今天事情今天完成的好习惯。对一些欠缺自觉、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要加强督促,增强责任感,由教师指导他们在学校完成,经过一段时间改变过来,由他律到自律。 (2)磨砺专注力。在课堂中通过一些情景、表扬鼓励,激发谈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专心听课。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尤其要充分考虑后进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扰,为他们扫除学习障碍,要为后进生设定“最近发展区”目标,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桃子”。 (3)磨砺意志力。通过这些学生容易做的事情来磨砺,如劳动实践、体育活动等,有梯度地训练,让孩子们慢慢感受到由于自己的坚持而取得的成就感。然后再迁移到学习方法的训练。“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结合实际指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结语 近几年来我校后进生的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后进生转化率达到99%,教学质量抽测D率大大低于镇的平均水平。如农村小学普遍薄弱的英语学科,镇的D率平均为8.3%,而我校D率仅为2.5%。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