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优化研究 |
范文 | 孟昭君 许英 摘 要:公益创业教育不是追求教育形式的公益性,而是为研究和推进持续公益而展开的创业教育。总结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四种模式,发现认知、定位、独立性和系统性直接影响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进而提出重视公益创业思维培养,健全“体验-学习-实践”三维教育系统,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完善公益创业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关键词: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43 公益创业也叫社会创业,源于“让贫穷成为历史”的社会创新运动,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印度捐地运动的发起者、社会改革家巴维、阿育王的创始人德雷顿都是这场社会创新运动的“旗手”。1993年,美国专栏作家戴维·伯恩斯坦在其著作《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中,将这些活跃于社会创新前沿的公益精英称为社会企业家,他们的社会实验称之为公益创业,这是第一次较为系统介绍世界各地较有影响的公益创业案例,公益创业由此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此背景下,一些著名的商业学院、管理学院开始开设公益创业类课程,探索不同以往创业教育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与之相比,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最近几年刚刚起步的,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如何系统推进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1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 公益创业教育是针对公益创业过程展开的教育与培训,是对公益创业所需要意识、品质、知识、技能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将创业落脚点从商业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和公益领域,用商业方法创新地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教育不是追求教育形式的公益性,而是为研究和推进持续公益而展开教育。在“人人可公益”的理念下,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公益创业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成长理念,公益创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机会创业。从创业类型来看,大学生创业既有机会型创业,也有生存型创业,统计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多为生存型创业,且成功率低。机会型创业不只是技术性的活动,它与使命、理想、价值观有着密切关系。公益创业是围绕公益理想、社会责任展开的实践活动,不以营利为终极目标,属于机会型创业。因此,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从生存型创业转向机会型创业,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结构。 其次,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破解传统慈善的困境,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一直以来,人们的恻隐之心是支撑慷慨行为、扶弱济贫、热心公益的基础。虽然人皆有之,却存在不足,当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人们更乐于公益;当经济低迷时,感性成分过重的恻隐之心就会屈就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此外,恻隐之心也会“同情疲劳”大打折扣,影响了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与感受力,让以同情心为基础的社会捐赠波动性大,比较不稳定。公益创业的兴起可以看成人类慈善之举的理性回归,它把“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与互惠利他结合在一起,为社会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多样的慈善环境。 第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公益创业产生的社会组织能够创造额外的就业机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绝大多数的社会组织主要依赖志愿者和社会捐赠。但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民生工作,并不断推进公共事务的社会化,使得更多的社会组织与政府建立起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社会组织有机会得到政府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壮大了自身规模,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不仅如此,在经济危机时期,这些社会组织可以成为政府缓解就业压力的“减压阀”和“稳定器”。因此,公益创业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择业方式。 2 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公益创业与大学生经常参与的公益活动不同,有相当的挑战性,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目前,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形成了四种基本模式。 2.1 创业教育的公益延伸模式 创业教育的公益延伸模式是将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传统商业创业教育的延伸。该模式认为商业创业与公益创业无本质的区别,商业创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能普遍适用于公益创业,只需在内容上拓展就能满足公益创业者的学习需求,达成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教育的公益延伸模式与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成为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因为企业不再是一个只承担经济责任的市场主体,还需担负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因此,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益精神自然成立商业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从实践看,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创业教育基础和支持体系,能在短时间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推广。但不足之处是处在从属地位的公益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等方面针对性不强,公益创业教育的特质模糊。 2.2 公益创业教育的专业渗透模式 社會公共服务需求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导致公益创业爆发式发展,激发了与这两类需求相关专业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如人文社会专业中的公共管理专业和社会学专业,工科专业中的环境科学、化工、材料等专业。将公益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获得根植于专业教育之中是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脱离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训练,而是把新问题、新需求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避免使公益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它又节约了教育时间,优化了教学内容,常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足之处是不同专业的专业优势不同,与公益创业的契合度差异很大,导致该模式下的公益创业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2.3 公益创业教育的以赛促教模式 公益创业教育的以赛促教模式主要是围绕形式多样的公益创业竞赛开展短期的、集中的公益创业辅导与训练。公益创业竞赛是一项全面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意识、提升公益创业能力的综合性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公益创业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社会创新与公益创业,让学生的公益创新意识和公益创业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说,以赛促教模式呈现出的竞争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为赛而教的做法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足之处是参赛规则的限制导致公益创业教育和训练需要在普惠性和特惠性上进行权衡。 2.4 公益创业教育的产学研模式 公益创业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把科研、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从整体出发,用科研引领公益创业,用教学支持公益创业。公益创业研究处于研究的青春期,在公益创业理论渊源、公益创业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公益创业过程和组织构建等问题上存在不少研究空白。这导致了公益创业教育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表现在课程门类少,课程间衔接不好,课程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公益创业教育的有序开展。另外,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会导致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回应。但这种模式的开展需要较多的研发资源投入和制度支持。 3 我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优化 为进一步完善公益创业教育,应在实践中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志愿服务思维不等同于公益创业思维。高校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对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满了热情和渴望。但这种热情往往难以在一个项目上持续,多数学生偏爱“短跑类”公益项目。而公益创业需要从“事业”的角度看待所选择的公益项目,并能长时间的专注于此。因此,在公益创业教育中需要把“事业观”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其次,公益创业教育的定位要明确。公益创业教育要满足公益创业需求、符合公益创业特点。公益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服务领域的创新性人才,这些人应有鲜明和稳定公益价值诉求,能敏锐的捕获社会需求,能创造性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能有效整合资源帮助方案落地。因此,在公益创业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要有别于商业创业教育,要让公益性和创新性成为公益创业教育基石。 其三,公益创业教育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应当由教学子系统、研究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等内容组成。同时每个子系统由诸多要素组成。每个要素、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相关关系影响了公益创业教育终极效能。不能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公益创业教育,并保障公益创业教育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成效往往会不尽如人意。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优化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公益创业教育首先要解决认知问题。从认知看,大学生对无偿的、不求回报的、纯粹利他的公益精神比较熟悉,对公益创业中混合思维缺乏了解。公益创业思维是为了持续公益而激发的创新思维,是一种跨界思维方式,它既保留公益精神中奉献、利他等核心要素,又将事业心与冒险精神融合其中。当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热情很高,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为公益创业思维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诸多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传统慈善公益活动“给予观”、“救助观”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公益创业主张“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创业观”,提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社会问题的化解之道。因此,公益创业思维中包含着“资本”、“有偿服务”、“盈利模式”、“市场风险”、“公平交易”等跨界概念。这就需要从多角度增加大学生对公益创业实务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同感。 其次,公益创业教育逐步健全“体验-学习-实践”三维教育系统。无论专业教育的渗透,还是开设独立的公益创业系列课程,都要帮助学生理清公益、创新、创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公益行业最需要的两大特质:社会价值敏感和社会行动力。“体验”意味着体会、经历、思考和领悟,是高校学生接触公益创业,了解公益创业、认可公益创业、探索公益创业的重要教育环节,缺乏这一环节,公益创业教育容易滑入 “技术导向”的技能教育旋涡,失去了公益创业本身的价值;“学习”意味着理性、系统和务实,是公益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保障,缺乏公益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公益创业教育将会是一场“空有热情”的表演秀;“实践”意味着实干与风险。在公益创业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唯有在实践中反思,才能在实践中进步,缺乏“实践”的公益创业教育不过是一种“黑板创业教育”而已。 再次,公益创业教育需要配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也是人实施的教育。这就需要为公益创业教育配备一个合理的师资队伍。这师资队伍中至少要有三种力量的加入:有强烈价值取向的学者、有实践经验的公益组织领导者和有社会公益意识的企业家。沒有强烈公民社会价值取向的学者就没法训练学生的价值敏感;而公益组织领导者和社会企业家则能给高校学生带来重要的示范。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路上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对于高校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最后,推进公益创业教育需要公益创业支持体系同步建立与完善。公益创业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扶持、文化认同和支持性社会组织的介入。这些因素是公益创业教育的外部推力。事实上,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热情容易点燃,但公益创业环境不良,公益创业很容易中途夭折,进而影响公益创业教育。因此,完善由政府部门、社区、基金会、公益组织孵化器、企业、媒体等构成的公益创业生态体系能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形成有效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学英.青年公益创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28). [2]林爱菊,唐华.公益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拓展[J].大学教育科学,2017,(03). [3]高潮,胡秋燕.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